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透复杂的人际关系,看懂这三个道理够用了

(2022-07-29 23:55:56)

看透复杂的人际关系,看懂这三个道理够用了 

 

https://p8.itc.cn/images01/20220708/7e7db30cbd654e52b735bcf6137c8d03.jpeg

一、宁肯少说,绝不瞎说

在人们的固有观念之中,外向性格的人,似乎天生就有交际优势,

他们能说会道,跟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话,

开会能做主持人,私下聊天也是话题的引领者。

反观内向的人,他们很闷,不善于表达,

所以显得很木讷,没什么本事的样子。

但这种固有的观念,其实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偏见,

那就是,真正懂得交际的人,不在于表现的多么外向,

而在于沟通的有效性和身份感的提升。

那些看起来外向的人,其实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

滔滔不绝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毫无意义的废话,

很多特别能说的人,如果分析他们的言论内容会发现,

他们的语句往往很苍白,观念平庸且无趣,

他们拼命的说话,其实暴露了他们害怕别人认为他们“不能说”,

别人说话了,自己不说,好像显得自己格格不入,

但实际上,越是有这样心态的人,为了说而说,

往往容易说出一些让人反感,或者触怒他人,

惹人厌烦的观点或是态度。

所以,真正懂得交际的人,宁肯少说,也绝不瞎说,

只说有把握的,真正了解的话,

这会让人觉得你“不说则已,一说,便一鸣惊人”,

这与那些滔滔不绝却没什么内涵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话不在多,

有沟通的态度,才有交际的深度。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708/9035765beba64cfe8daf87466098a3d4.jpeg

二、和而不群的尺度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群,

意思是说君子会保持自己的独立观点,同时也能与大家相处和谐。

这是一句听起来很美,但做起来很难的事情。

听起来很美,是因为这是大多数人最理想的交际追求,

不想接受从众,同时又想展现个性,

不愿意因为自己不被别人理解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那么,为什么说这件事做起来很难呢?

这就要引出另一句老话了: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不群,别人就不在乎你“和还是不和”,

群体的智慧,往往是被个体和主流观念所裹挟,

甚至被奴役的存在,

当群体之中的一些人觉得,他们只看到了你的不群,

就不会管你的“和”,究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就是偏见,

这就是偏激的偏见。

所以,和而不群的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有些时候,聪明的君子会先让自己隐于俗世,

入俗世,出俗事,这样就显得跟大家一样,

而后呢,与那些看得懂,看得清醒的人,

再去谈那些不俗的,有个性的自己,

说是谈自己,其实是谈我们:

流于俗世,不为俗人,

才是和而不同的精髓所在。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708/7c220c16772a4131a23addfa805c7360.jpeg

三、黑与白的狂欢

人际关系的复杂,无法用单纯的黑与白去区分做法,

但是,做法本身,却有着黑与白的天壤之别,

性格好的人,不会说卑鄙的话,

自私自负的人,装得出大度,却装不出从容,

交际复杂,人心却是单纯的,

所以,黑与白是一种衡量做法的尺度,

也是一种考量心境的态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