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安时隔9年再余震,为啥能余这么久?

(2022-06-13 01:35:17)
分类: 地震探索

雅安时隔9年再余震,为啥能余这么久?

出品|网易新闻

导语:什么是余震?如何判断一场地震是余震还是新的地震?余震又为什么能余那么多年?答案都在这里。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d8b224eaj00rctvf5002fd000hu009o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微博截图

6月1日,四川雅安在5分钟内连续发生两次地震:17时00分,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17时03分,宝兴县发生4.5级地震。

而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两次地震被认定为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余震。为什么时隔近十年后的地震还能是余震?余震不应该是地震后几天内的小地震吗?答案可还真不是。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9931d34cj00rctvg300ped000v9018o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许多网友对时隔9年的余震感到震惊与不解

什么是余震?为什么有余震?

我们都知道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但如何判断一场地震是之前的余震还是新的地震呢?通常有三个判断维度。

第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地震序列。简单来说,地震序列就是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震源区,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地震的总称。在这个序列中最强的地震被称为主震,之前的称为前震,之后的称为余震。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d20e9cc3j00rctvgx00gpd000v900gm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同一时间和地点我们都好理解,但“内在联系”要怎么判断呢?这主要就是看震中地区是否发生在原来地震的地震带上。

第二点是震级。余震的震级必须比主震小,如果一次地震之后发生了震级更大或者非常接近地震,那么这个地震就会被列成主地震,而不是余震。

第三点才是时间。“一定时间内”是多长时间,这通常很难界定,通常来看主地震的震级越强,余震持续的时间也会越长,几十年后发生余震也是可能的。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926d1e89j00rctvhh00ivd000ku00er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仅一天内的较大余震分布图

为何时隔9年仍有余震?

于普通人而言,地震后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内发生余震都还好理解,但长达几年就有点不太好理解了。不过你可以这样想,9年对寿命仅几十年的人类来说的确不短,但对于地球来说只不过是一次呼吸的时间。

本次雅安地震发生后,很快有专家对可能造成余震的原因做出了解释:地球在围绕太阳不断运动,地球内部的地应力也在不断变化,地应力作用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地震,地震之后应力会继续积累,又会发生余震。

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83f0f22bg00rctvii03rtd000iy008rp.gif

本次地震之所以为2013年雅安7.0级地震的余震,是因为当地地应力的积累最强主体是2013年雅安芦山县7.0级地震,当年地震发生后,地应力得到很大释放,但与此同时,还不断有应力在增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会释放,应力积累、增强、释放是个反复的过程。

唐山大地震余震44年还不是最久的?

其实这次余震并不算来得非常久。比如2020年7月12日,唐山市发生的5.1级地震就被判定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这中间相隔了44年。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a507f310j00rctvj5007ud000hs00cm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当时有专家分析,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实际上和地震构造加载速率相关,构造加载速率越快,余震衰减就会越快。中国大陆东部和西部比起来,唐山地区地质构造加载速率非常慢,所以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也非常长。而且唐山大地震孕育时间达数千年,该地震区余震活动持续上百年也是较为正常的。

更久的案例也是存在的。在1811-1812年间,美国密苏里州的纽马德里地区曾经连续发生三次7.0-7.4级地震。尽管地震已经过去两百多年,但直到2000年,该地区小震依然活跃,研究人员判断这些小震仍然是大地震的余震。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9f5b96edj00rctvjp004ld000v900cd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这场地震的余威还会继续吗?

此次地震位于龙门山断裂带,距离最近的地震带是双石-大川断裂。截至2022年06月01日19时,震区共记录到M3.0级及以上余震1次,其中6.0-6.9级地震0次,5.0-5.9级地震0次,4.0-4.9级地震1次,3.0-3.9级地震0次,最大地震为17时03分发生的4.5级地震。

通常来看,余震是有衰减期的,并且总是朝着越来越弱、越来越少的趋势发展的。专家综合研判认为,原震区近几日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c387754ej00rctvkk009qd000hs008n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几秒钟的地震预警究竟有多大用?

本次地震预警系统在芦山地震发生时第4秒发出预警,给雅安市提前9秒预警,给成都市提前29秒预警。仅仅以秒计算的预警能有什么用呢?

一、人们可以进行紧急避险,减少伤亡的可能性。有人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这句话万万不可取。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地震提前预警3秒可减少伤亡14%,预警时间为10秒时可减少伤亡39%,预警时间为20秒时可减少伤亡63%。

二、为城市水电气,地铁、高铁、核电等关键系统争取应急处理的时间。

三、为医院(特别是手术)等特殊场景争取缓冲时间。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602/f7418fe8j00rctvl200a7d000hs00a0p.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时画面

避震不分主余,遭遇如何保命?

如果遇到地震,最后几秒做什么能大大提高生还概率?制造君带大家简单复习一遍,这里可以参考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给出的逃生时间表建议:

1、收到20秒预警,4层楼以下的居民不要犹豫,立刻下楼逃往开阔空地,高楼层不要强行外出,应该选择就近避险;

2、10秒预警通常只够一二层居民逃生,5秒预警只够跑出平房;

3、收到3秒预警室内人员应避险到坚固物体旁边,室外人员尽可能远离建筑物;

4、最好的躲藏姿势并非抱头蹲防,而是抱头侧躺。抱头蹲下时,人容易受到来自上方的重压而阻塞呼吸,直接用颈椎承担重量,而侧躺可以最大程度地用手肘和肋骨保证呼吸顺畅,提高生还率。

结语:

最后,希望大家平安健康,永远用不到上面的逃生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