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汉化最彻底的少数民族,费力形成的满语,最后却连皇帝都不会说

(2022-06-09 14:40:04)

被汉化最彻底的少数民族,

费力形成的满语,最后却连皇帝都不会说 

 历史靠谱学

我是狼君,一个爱好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大清王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于其统治阶层或者说皇族是少数民族,所以清朝在历史上有其独有的特殊性,而关于大清皇帝在朝堂之上,说的是什么语言,换言之满清的官话是什么,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606/f252f9502ce74aef8e7dbfcd3342ddac.jpeg

满语的发展与演化

满语是我国古代,满足使用的语言,是在建州女真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在整个清朝,满语满文被作为“国语清文”,也就是清朝明令的官话,使用了三百年。

在最初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是有女真文字,但是后来金朝灭亡,女真字逐渐失传,只保留了女真语言。后来与蒙古联系密切后,满足就开始使用蒙文,表示满语。

“臣等四十卫无识女真字者,乞自后赦文职类,第用达达字”——《明英宗实录》玄城卫指挥撒升哈

“时满洲未有文字,文移往来,必须习蒙古书,译蒙古语通之。”——《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https://p9.itc.cn/images01/20220606/2075d0f58df6486096929a6766c7260d.jpeg

满语随着后金的建立发展到巅峰,努尔哈赤还令人创造满文,不过在满清入关之后,由于满族从上至下的积极汉化,满语逐渐消亡。

发展至清中期以后,满族贵族日常的交流几乎不再使用满语,满语成为了下层满族人日常交流的语言,到清末期使用满语交流的仅余万人。现在满语已经处于消亡的状态,狼君就生活在北方,周边有几个满族自治县,自己生活的地方也有非常多的满族人,但是与汉族没有任何区别,满族绝对是汉化最彻底的民族。

不过我们的一些方言,其中的一些日常用词,比如哈喇(动物油变质的味道),就是满语的单词,意为刺鼻。

https://p1.itc.cn/images01/20220606/4197e76d9fa841cca0acf6cf609020b6.jpeg

不过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在日常交谈中,这类名词用的次数越来越少,尤其是现在的后生,基本上不再用这种词,满语日后不完全消失,估计也只会停留在研究之中了吧。

满文的发展与演化

16世纪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使原来分散的女真各部又重新聚合成为一个整体,再说满语却写蒙古文,显然不再适应女真的发展。1599年,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嗎盖二人创制满文。

“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知。我国之言写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努尔哈赤《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在努尔哈赤的推动下,最早的满文出现了,现在称为“无圈点的满文”,也称为“老满文”,并开始出现用老满文记载的史料。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606/c865ae779c3448f3ac85dafe4014d79e.jpeg

不过老满文再后来的实际的使用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1632年,为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满文,皇太极命达海修缮满文。

也就因此形成了“有圈点的满文”,称为“新满文”,并从1636年开始,使用新满文记载史料,并在后来康雍乾三朝得以发扬,尤其是到乾隆一朝,由于乾隆自身极高的汉语造诣,乾隆亲自领导满语满文改革。

在乾隆一朝,满语满文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乾隆钦定了大量的“新满语”,满文的书写变得规范化,使用的更加普遍,刊印了大量的书籍,对汉语古典也进行了大量翻译。但是由于满汉文化交流深入,尤其是满族面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党的影响,开始不自觉地使用汉语汉字,尽管历代皇帝都坚持推广满族,但是到嘉庆年间,满清的龙兴之地,都很少说满语了。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606/62a7537d79d24a61969c891b92bd4204.jpeg

大清朝堂上的语言交流

大清满汉大臣之间的交流方式,也随着满文满语的衰落而变化。所以现在一些影视剧中,尤其是穿越剧,现代的人穿越到清朝可以无缝衔接,是不可能的。

在最初,皇帝与大臣交流,就是几个重要大臣,尤其在前期,都是满族贵族,君臣之间大多使用满语。

到了康熙年间,还是重用汉臣,不过这些汉臣也是懂满语的,君臣交流的时候,满汉两种语言混着用,说着汉语蹦两个满语词,说着满语蹦两个汉语词。

再到后来,发展到乾隆后期,就是大力推广满语的那为皇帝,在与大臣交流时,说的也是一口流利的汉语,满语成了特殊场合,比如祭祖祭天地等特殊场合或者请安的专用语。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606/bc8c05e6335a4df491941cb094c8d4e1.jpeg

以满汉大臣写的奏折来看,康熙前期以前,奏折基本全用满文书写,康熙至乾隆,一般是满汉同时书写,嘉庆以后基本上是全汉字书写。

就是说,在清后期,已经基本抛弃了满语满文的使用,满语满文开始成为一个标志,让清朝统治者记得自己还是满族人的标志。

到近代之后,满文更是迅速消亡,王公贵族更是将满语抛弃,这一阶段,和影视作品的场景差不多了,君臣都用汉语交流。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606/53717e9c0e5d4aa79d8e0fc63160274d.jpeg

《承德县志》记载:光绪年间,承德的学校“除维城学堂,系属宗室觉罗,有满文一课,余则书汉文”

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满文这一方面,也非常清楚地回答了大众的疑惑,告诉了在清后期,满清贵族对待满语满文的态度。

“我的学业成绩最糟的,要数我的满文,学了许多年,只学了一个字,这就是每当满族大臣跪在地上用满语照例说了一句请安的话之后,我必须回答的那个:‘起来’。”——溥仪《我的前半生》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606/73f044e55b304c7c8e32ec4a57d9d957.jpeg

本文章为狼君历史原创,表达仅为作者自己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

关于文章的不同意见欢迎留言评论,支持狼君欢迎留言点赞转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