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鸦通过鸣叫达成集体起飞“共识”

(2022-06-05 23:24:00)

叫声强度够了才能飞?群鸦通过鸣叫达成集体起飞“共识”

  你是否见过这样的情景,黄昏时分,群鸟在叫声中忽然集体飞向高空,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发出了起飞指令一样。

  近日,一项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研究显示,对数百只聚集栖息的寒鸦来说,逐渐增强的叫声,可能有助于鸟群就何时起飞达成“共识”。

  “群鸟同时离开是一个惊人的景象。天空突然布满了黑鸟,就像一场黑色的暴风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Alex Thornton说。

  寒鸦是乌鸦的近亲,它们在夜间集群栖息,然后白天分成小群在不同区域觅食。

  Thornton和同事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在英国康沃尔郡6处寒鸦栖息地录制了数百小时的视频。被研究的鸟群规模从160只到近1500只。他们量化了这些鸟在飞行前、中、后的叫声强度,然后将其与起飞视频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起飞前寒鸦叫声强度会增加。

  为了测试起飞与叫声强度增加间是否有因果关系,研究人员重放了这些强烈叫声的录音,发现能够使鸟儿起飞离开的速度加快几分钟,而其他噪声的录音则没有这种效果。

广告

  Thornton说,这证明寒鸦实际上是在通过声音示意它们已经准备好离开,当叫声强度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视为整个群体可以集体离开。

  “起初,只有零星的叫声,然后越来越多的鸟加入进来,声音不断强烈,越早达到阈值,它们就能越早离开。”Thornton说。

  研究人员还发现,起飞前最后的叫声强度与出发时的鸟群的凝聚力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寒鸦群一大早就起飞了,数百只鸟在大约4秒内飞到空中。

  Thornton说,在极少数情况下,当叫声强度不够时,寒鸦们似乎无法达成共识,只能零散地离开。

  研究人员认为,聚在一起对寒鸦来说有好处,比如可以减少被捕食的风险,并相互传递食物来源的信息。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ub.2022.04.032

  作者:徐锐 来源:中国科学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