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您都知道吗?

分类: 文教历史 |
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您都知道吗?
一只画笔
在指导幼儿绘画时,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来进行。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违反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强行将孩子们的知识和技巧强行灌输到孩子们的脑海中,让他们不能接受,就会严厉地呵斥他们,让他们对绘画产生厌恶和排斥,从而影响他们的兴趣。
1.乱画期(1岁)
乱画时期是孩子们的涂鸦,因此也被称为“涂鸦”。一岁的孩子,无论在哪里都会用铅笔、蜡笔、竹竿、树枝等各种可以使用的工具,都是很笨拙的。在涂涂活动中,他们觉得新鲜有趣,愿意去做,起初并没有要画图的念头,只是小孩的天性。他们发现涂抹的作用很有吸引力。
经过反复涂画,促进了手、眼、脑机能的发展,不断增加线、形、色的感知积累。一开始涂得乱麻一团,线条没有分别,毫无秩序,进而能反复同一动作,有一定方向,说明视觉上有所控制了。
这种控制能力会发展到更复杂的动作——绘出了圆形,虽然很不象样子,但已是一大进步。成人可能对幼儿画的形状难以理解,但从那些线条的动态中感受到幼儿心里的喜悦和惊奇。
特点:
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小孩总是在纸上反复地画一些没有意义的线。事实上,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的并不只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机械动作,而是一支钢笔在纸张上所划出的种种印迹。
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520/5d8b033bd1d742ba921422b1db74d803.jpeg
2.命名期(2、3岁)
这个时候,小孩在画画的时候,咿咿呀呀地说着话。但是,他到底在画些什么,谁也说不清楚。他说那是“苹果”,那是“妈妈”,是他自己给自己的涂鸦做的注释。孩子将自己的行动与想象相结合,可以促进思考。他至今仍无法把握事物整体形态的特点,只能用自己所见的部分来象征。
如果不仔细观察和询问,是很难了解的。大人一听到这个,就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可以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并不是在思考,而是在思考。
特点:
孩子们对于图形的命名常常是不稳定的,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也会发生变化。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520/94a82cfa04b24b63b88dc05726bbb107.jpeg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慢慢地将所看到的与所思考的事物相连接,并使之具有一定的形态,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个猫,有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
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态,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例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游泳呀。水里有什么呢?水里有小鱼,有荷花。
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的深化过程。
特点:
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心理符号大多是靠本能控制的,他们会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像号来描述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520/e695b1b9d27c43688bfa8de9f0d26fb6.jpeg
4.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的增长、经验的增长、手的动作功能的发展以及图像的累积,儿童的思维行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最初的简单事物的表达发展到事物的表达,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了主观的体验和观察。他们通常使用形式标记来表达相同的东西。它对主要的内容进行了夸大,忽略或者直接忽略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在表演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主观上的动作。如果要将刀子举过头顶,就必须用主观的方式来伸展手臂。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还不能准确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和空间,而且对空间的判断也比较迟钝。要使儿童在纸上描绘某种程度的绘画是很困难的,于是就形成了一幅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平面,并且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了一条代表着地平线的地方,因为他们害怕遮蔽和重叠,所以所有的东西都在这幅画中被安排在一起。
特点:
随着幼儿的知识阅历和绘画技巧的提高,图画中的人物形象也随之增加,孩子们也开始注意到了尺寸的比例,但是夸张的情况仍然非常严重。
https://p3.itc.cn/images01/20220520/16c0480b75d643dd8bb46d2d19260059.jpeg
5.想象期(6~9岁)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的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会注意到对象的特点、动态和生活情况,可以用自己的感觉来描绘自己所熟悉的人和生活,因为他们经常用想象来代替观察,所以他们的绘画范围很广,可以说是无边无际,无边无际。
绘画也是如此,如果只是简单的模仿,反而会阻碍他的想象力和记忆力,从而阻碍他的创作。何时将重点放在学习画法上?大约在9个月之后。
6.写实期(9~12岁)
孩子们步入青春期,从心理上来说,他们的幼稚已经渐渐消失。他们不再满足于以前所作的作品,也不再喜欢,于是他们就提出要“像”一些。不但要有形状和颜色的逼真,还要有立体和空间的感觉(视觉有了一定的深度)。
他们逐渐地寻求如何在平面上,用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来描述与现实相贴近的图像。这还不是他们的能力范围,要在11岁之后,才能学习用分析的方式来了解周围的环境,并总结出物体的本质。
这个时期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绘画技法,会巩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绘画基本功练习(写生、素描)比较直观,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容易见效果。他们能看到成绩,就愿意把精力转移到单纯基本功练习——画写生中去了。
以上是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说明儿童绘画的几个发展阶段。年岁只是一个大概界线,有的孩子很可能处在提前状态,有的也可能在这方面显露得慢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孩子所处的环境有关,“人是环境之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