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太行晓朝
太行晓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799
  • 关注人气:5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2大地震亲历者:“每一年的今天对我来说都是一场余震”

(2022-05-12 10:41:59)
分类: 地震探索

汶川大地震亲历者:“每一年的今天对我来说都是一场余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2a37169d9c0a4b04a3968eba58dbd300.jpeg

文 | 木舒

本文系作者授权转载

今天是5.12,汶川地震发生的第十年。

在几天之前,我曾写过一个在汶川地震中为了先救丈夫而晚救出10个小时,导致失去了双腿,可却遭到离婚的卖唱歌手李应霞的故事。

那时我曾计划:在512时好像该做一个专题。做个征集,采访那些当年亲历过大地震而幸存的人,让他们回忆一下当年所经历过的事情,再请他们聊一聊现状。

当然还有当初那些因为新闻报道,而让全国人民都熟知的“地震人物”,比如敬礼男孩、可乐男孩......他们现在又是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

配上一些废墟照、救人照......我知道,在举国哀痛的今天,这一定可以赚足了点击量和读者的眼泪。

可是就在我收集了很多的人物资料后,因为一位读者放弃了这个选题。

她是一位高三的学生,还有二十几天就要高考了。

上周她们学校开展了一次“征文活动”,主题就是“地震十年”。她这个当初从灾害严重的北川被救出的“地震幸存者”,被老师和同学们给予了“厚望”。

她花了两天交了一稿给老师,可是却被老师要求改稿,为什么?

因为她将重点放在了现在,对于当初的灾难经历没有进行详尽的描写。老师觉得这篇文章不催泪,给人的震撼没那么深,希望她能改稿,以达到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效果。

无奈她只好拿回来重写。而前几天的深夜我收到了她的微信,她问我:

“为什么大家都渴望着在别人的伤口上找泪点?大家哭完感动完继续开开心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可那些亲身经历过灾难,好不容易走出来,却每年一次被扒开伤口的人,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突然让我不知如何回答。她也接着诉说:

“地震过去了十年,可每年近512时,我就会很恐慌,因为我知道,一大批废墟、尸体、鲜血、哭泣的照片又将出现在我的眼前。朋友圈微博里一定会被“汶川不哭”小蜡烛刷屏。而学校,总要搞一些纪念活动,一大批的媒体记者也会来采访。

一堆人来问你,地震发生时你在做什么?你被埋在了哪里?你的老师同学家人怎么样了?你疼吗?你当时害怕吗?你能详述一下吗?

大家都想要一个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故事,可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可能只是一场电视屏幕里的灾难,可我不是屏幕前的观众,我当初就被埋在这些废墟中。

塌陷下来的楼板就这样砸在我的身上,我疼到了失去知觉,醒来后满身灰尘和鲜血,无边的黑暗让我很绝望,我被埋了几十个小时才被救出。整座城市都没了,满是尸体和鲜血,我甚至连我家人的尸体都没看到就成了孤儿。

我花很长的时间来自我开解,可是每年都有一群人逼着我再回忆一次当时的情况。每到这段时间,就好像重新被埋在废墟中一样躲在被子里颤抖着痛哭。

虽然地震过去了十年,可我觉得每一年的今天对我来说都是一场余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8b9035d5baa3471dbea8d80c160e3a85.jpeg

她的这段话,真的是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因为在此之前,我也觉得这是一种纪念,是大众对他们这些幸存者的关心。

可那晚我想,或许我们都错了

对于这些幸存者来说,他们并不想要那么多的媒体关注度,并不想一次次回忆那段惨痛的细节经历,并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有多惨,失去了多少亲人。

或许对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其实是忘记。虽然无法真的完全的忘记这段经历,但是那些惨痛的细节,他们真的不想一一仔细的去回想。

他们慢慢忘记当初的细节,而镜头镁光灯也慢慢的忘记他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23dc6bc298334309aaa132e67c43bf1e.jpeg

还记得当年汶川地震时那张让所有人感动的“背妻男”照片吗?

将死去的妻子绑在自己身上,骑摩托车送妻子回家。这张照片感动了多少人,而又让吴加芳被多少网友赞誉为:“最有情义的丈夫”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a9c03a81063b4734b5d970f18ba39b9f.jpeg

可是在多年后接受采访时,吴加芳说:“我宁愿没有当年那张照片,现在只想让自己平静地生活。”

亲人在地震中遇难,把遗体带回家中妥善安葬,这其实在他看起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却因为这张照片,他成为了名人,也让他不得不在所有人的关注下生活。

因为被塑造成“最有情义的男人”,之后他再婚时,遭到了网友们谩骂:“当初那么有情义,怎么妻子才走没多久就结婚?”

而后,不知从哪又传出,当初背妻回家根本就是作秀......这让吴加芳很委屈,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去反驳。

因为大众关注度很高,2010年时,他又离婚了。而后他回到了老家做泥瓦匠。可是周围的村民却暗讽:“哟,都是红人了,还要打工啊?”

现在的他依旧一个人,独自在家作着泥瓦匠。和亲属村民们的关系不远不近,也希望能有一个家庭,经常会去亡妻墓前扫墓,想着赚了钱给她立个墓碑。

他说已经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了,只想平淡的过自己的生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916a76ba2fe34a24a0f6e77871ab60e9.jpeg

你看,因为一张照片,就被冠上了“最有情义的男人”的称号,人物形象就被强制的拔高。他的新生活都得在大众的审视和议论下进行,一旦和大众思维不符,当初可以推你成名,现在也可以分分钟把你拉下马。

可其实,他再不再婚,什么时候再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如何处理家庭关系,不都是自己的选择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和大众又有什么关系?

错可能就错在当初那张照片出名了,如果没有,或许他的生活要比现在幸福得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e270774059f543ffbedebc8f1f6395ca.jpeg

比如说当初地震时“最美女警察”蒋敏。

在地震中,她失去了包括女儿、母亲在内的10名亲人,却仍坚持在一线救人。

可是也因为于此,一拨拨的记者去采访她,将她团团围住一次次的举着相机问她有什么感受,那时的蒋敏已经崩溃到站不稳。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ae218ab685a447fbbe054428573d469e.jpeg

知道大家是想赞扬她,可这难道不是一次次撕裂她的伤口吗?

而十年后记者又去采访她,我从发出的新闻稿中看到了这样一段描述:

记者在与蒋敏交流的过程中,她的声音始终很微弱,像是只有一丝气从喉咙中颤出。提及十年前的记忆,蒋敏的眼神有些闪烁、言语也变得哽咽。那不是回忆,永远不需要调取,是藏在心底的痛,一触就会揪心的痛。

看到这我真的很心疼,你知道对她来说这是一触就会揪心的痛,为什么就不能放过她?她有了孩子,也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让她再去回忆过去,回忆起当初的痛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65aa227741124de896255da6c547c215.jpeg

再比如说前几天那条流传了10年的短信又上热搜了。

10年前,一位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孩,给男友发了一条短信:“我撑不住了,要是还能活着回来,你娶我好不好。”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2041035bc964e1098b0cfe47b825aad.jpeg

但是最后,她还是没能活着回来。而十年过去了,男友也没有开始新的恋情。

是啊,这个男生一定很爱这个女孩子吧?经历了这样的灾难,他或许已经很难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感慨这是深情,这是真爱。大家都为他们的感情而感动。

可是在感动的同时,我其实更希望的是他能开始新的生活。而想一想,怎么能忘了呢?

每年大家都要把这则短信翻出来,感慨一下他情真意切的感情。试想,如果他开始了新恋情,会不会也出现一群人骂他是在炒作,骂他消费死者,骂他装、善变、假?

我想一定会有的。

如果可以选,我真的不想要他这么的“专一”,沉溺在过去中无法开解,我宁愿没有这条短信,也宁愿大家也都没把他拔高。或许这样他的生活也不会这样。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48f4962e389a4fe0a1343a1fe8a6f726.jpeg

印象很深当初在电影院看《二十二》时,在记者小心翼翼的请她们回忆过去时,几位奶奶都抹着眼泪对记者摆手:“不说了不说了,我一想起来眼泪就止不住。”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b31804bf2bf430a9dcddcce2fb9a67f.jpeg

而我的那位读者说,十年过去了,她还会经常梦到地震然后被惊醒。

她拿着笔无法在作文中写出那段经历,因为她根本就不想回忆,因为一陷进回忆中,她又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调整心情,而还有二十多天,她就要高考了。

导演采访奶奶们,是为了揭露当年日军残酷的罪行。记者采访幸存者,是为了记录下那段让人悲叹的天灾。都是因为爱,都是为了能让她们被永远记住,其实谁都没有错。

但是不停的将当时受过的伤害作为素材,逼着他们在脑海中一遍遍的回忆,对于这些当事人来说,是不是也有些残忍?

对我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而已,可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什么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512/51a8949a5dd24ba7b6d66d956e0bcfbf.jpeg

十年,真的过得很快,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

当初的悲欢离合过后,生活依旧是按照它原本的模样继续推移着。人生也还是要打起精神往前走。

你可以去缅怀,可以去纪念,但是就请不要一遍遍的去追问他们,撕裂他们的伤口,让他们每到今天,再流一次血了,再痛的撕心裂肺了。

相比较他们当时的经历,不如多关心他们的灾后心理建设?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汶川没有新闻,或许才是最好的新闻。

作者简介木舒:辣笔小尖椒(ID:lbxjj01)主编。做自己喜欢的事,写自己喜欢的字,爱自己喜欢的人。私人微信:sunne777。欢迎来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