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在人类的艺术世界里,文学是最古老,也是最丰富的一种,古往今来,人们创作了无数的作品,其中《红楼梦》无疑上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的艺术价值之高,让人不敢估量,只能成立一个机构来专门研究它,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研究《红楼梦》,曹雪芹的生平就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越熟读于它,越想走进它。而书中的贾府也真实地反应出了曹家的一生。正如《红楼梦》中所写的一样,被抄家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没有什么家底了,以至于抄家的清单到了雍正手里时,雍正看完心都凉了半截。那到底有多少家产呢?
曹家的祖上其实是明朝的将军,因为打仗被俘虏,成了多尔衮的奴仆,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顺治皇帝的家奴。到了曹雪芹太爷这一辈,才开始受到重用,做了顺治皇帝二等侍卫,后来康熙出生,曹雪芹的太祖母进宫做了乳母,就这样,曹家和大清皇室的关系,开始产生了联系,而且越来越近。
尤其是康熙乳母的身份,让曹雪芹的爷爷曹寅自小可以和康熙一起长大,成为康熙的伴读,长大后又成了御前侍卫。这层非同小可的关系,成为后来曹家发达的根基。
康熙当上皇帝后,就封曹玺为江宁织造,其实就是皇室的采购员。采购员这个职务,好像在任何时候都是肥差。更何况是大清皇室,曹家由此开始发达。
但和大家想象的不同,其实曹家并没有明确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在曹玺死了之后,由曹雪芹的爷爷曹寅继任,江南本是富庶之地,特别上丝绸业相当发达,曹寅应该是投资了这些产业,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不管如何,曹家都是江南出名的官商大家。
曹家一则有皇家的关系,二则有经营的头脑,所以赚钱非常容易,就有了许多有钱人的毛病。
最大的毛病就是讲排场,这从两件事情可以看出,一是接待康熙,曹寅和康熙是真正的发小,两人也是有很纯洁的感情的,不然康熙不会六下江南,有五次都住在曹寅家,勤得就像走亲戚,只是曹家对这位客人实在客气,极尽奢华之能事,每次都是几十上百万的银子砸出去。
家底再厚也经不起这么花,每次乾隆走后,曹家都要亏空一大笔,五次下来,就只有挪用公款了。曹家最初出事,就出在江宁织造局的亏空上面,说到底,其实上康熙自己花了的。
当然,曹家也不是那么无辜,从女儿回家这个事情就考验看出来,你说皇上名下不好意思省,自己女儿名下该无所谓了吧,曹家人不这么看,因为这个女儿尊贵,是嫁给皇上,于是花了一年,建了一个大花园,女儿回家一看,身为皇帝的女人也觉得扎眼,说了一句:过分之极。
曹家的奢靡之风不仅表现在接待这两位皇家贵客上,更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生活用品总是以贵重为度。不计其他。曹家就是这样,大处要光鲜好看,小处又不知道节省,底子就越来越空了,直到最后,有着入不敷出的态势了。
雍正六年,曹家被抄,至于被抄的原因,应该很多。但奢靡高调,应该是惹祸的根端
其实,远在康熙五十年的时候,朝廷就已经查出来江南织造的亏空,只不过康熙一是看在儿时的交情上,二是多少有些吃人嘴短,所以一直没有追究,但雍正当皇帝之后,就不一样了,因为当时国库亏空,而整个朝廷却奢靡成风,他急于找一个典型,来正正风气,而一向高调的曹家自然首当其冲。
可怕的是,曹家不仅让皇上不满,而且也是同僚攻击的对象,其实雍正虽然针对曹家,但还是留了余地的,容许曹家三年填满亏空,可怜曹家本来就是一个空架子了,有三年的时间也未必能填满,所以只能东拼西凑,就是这种举动,让同僚以为他在转移资产,向皇上告了一状,结果雍正大怒,这才下令抄家。这就是人性。一只趾高气扬的骆驼,只要压上一根稻草就趴下。
但其实坊间还有另一个说法,说的是曹家在九子夺嫡的战斗中,并没有支持雍正,而是支持的皇太子一方,雍正上位之后是报复曹家,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因为如果雍正真的想报复,不会那么温和的让给曹家三年时间。
总之,曹家发迹应该的清朝皇室的恩典,但曹家发迹之后过于张扬,以致惹祸上身,这个比较符合历史的真实。
但让雍正没有想到的是,他以为能得到一大笔款项,来缓解一下国库的亏空,没有想到拿到清单一看,曹家除了土地房产之外,只有六万两银子,这就够寒酸了,居然还有三万的欠条,也就是说,朝廷抄了一个江南富户,只得到三万两银子,这实在有点出乎雍正的意料,也感觉很丧气,不过,与曹家同时被抄的孙家和李家还不错,可以让他安慰一下。
曹家由一个降将到奴仆,再到富甲一方的富户,再到抄家,也是一个魔幻的经历,这个经历催生了一个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那就是《红楼梦》的诞生,曹家被抄的时候,曹雪芹刚刚十二岁,从温柔富贵乡跌到举家食粥酒常佘的窘境,让他感慨万千,历经艰难,终于写成了这部旷世奇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