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蓝回忆丈夫田方,那个演《英雄儿女》王成父亲的王文清

分类: 文教历史 |
于蓝,原名于佩文,192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1949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白衣战士》 。1951年,在剧情电影《翠岗红旗》中饰演红军家属向五儿 。1952年,主演剧情电影《龙须沟》 。1959年,在剧情电影《林家铺子》中饰演张寡妇 。1961年,凭借剧情电影《革命家庭》获得第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1962年,当选中国文化部推选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1965年,主演剧情电影《烈火中永生》 。1974年,主演战争电影《侦察兵》 。1981年,担任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 。1986年,担任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电视中心的主席 。
田方(1911年1月3日—1974年8月27日),别名田兆栋,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国内地演员,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
1932年,主演个人首部电影《小女伶》 。1937年,出演动作电影《黄海大盗》。1945年,担任东北文工团的副团长。1949年,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首任厂长 。1953年,担任电影演员剧团的首任团长 。1959年,在剧情电影《风从东方来》中饰演主任王德民 。1962年,主持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授奖仪式 。1964年,主演战争电影《英雄儿女》。
1974年8月27日,田方因癌症在北京去世,终年63岁 。
第一次见到田方,是在银幕上,那年我才15岁,还在上初中,
爱看电影。那是一部名为《壮志凌云》的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叫田得
厚的农村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但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毅然割舍下心
中的爱情,与昔日“情敌”共同抗击敌人,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田
得厚的扮演者就是田方。
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我心目中,田方就是田得厚,
非常了不起。当时,我在北京,一点都不知道田方的情况,也不知道
他在哪里。我万万没想到我以后的人生会和他紧紧地连在一起。
1938年秋天,我到了延安。我从小就喜欢文艺,到了延安后,我
时常参加业余演出,每次有话剧演出我也总是跑过去看。那时,延安
的剧场简陋而狭小。是用旧教堂改造的。一次,我挤在人群中看话剧
《到马德里去》,忽然发现舞台上的那个黄头发、眼睛很深的“西班
牙士兵”很眼熟,很快,我就想了起来,这不是演《壮志凌云》中田
德厚的那个演员田方吗?他怎么会不当明星,跑到延安来,和我们一
样穿布衣服、草鞋参加抗日呢?当时我就对他产生了一股敬意。
后来,
我又看了他演的话剧《日出》,他在剧中扮演流氓黑三,我觉得他演
得真是好极了。一次劳动休息时,我听到不远处有人在议论他:”田
方真不错,一点明星架子都没有,什么活都抢着干。”谁有难处他帮
谁……”听着他们的谈话,我更觉得田方很优秀,非常了不起。
后来,老演员熊塞声给我们俩牵了线,我们开始交往起来,我也
知道了他的许多事。田方是天津葛沽人,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
了,他母亲一直靠抚恤金抚养他和他弟弟。后来田方考上了辅仁大学,
大学期间,他参加了学生爱国运动,“9、18”事变后,他与同学们组
成了南下请愿团,进行了游行和卧轨斗争。再后来,由于家境困难,
他母亲无法继续供他念书,田方就只好辍学回家。1932年,21岁的田
方到上海去谋生,进入了电影界,先后拍摄了《飞絮》《方云英》
《生机》《小女伶》等影片。
田方以前结过婚,大我10岁,但当时我一点都没感到他的年龄大,
反而觉得他很成熟,很可靠。田方也很喜欢我,记得刚见面不久,田
方就告诉我说:“我当第一次看到你就深深地爱上了你,你知道吗?”
1940年冬,我们俩在延安结婚了。婚后,田方对我相当好,有时
我耍小孩子脾气,他也总是让着我。婚后不久,我们把他的两个孩子
从北平接到延安,一起生活。再后来,我们又有了两个儿子:田新新
和田壮壮,我觉得我很幸福。
抗战胜利后,为了筹建新中国电影基地,田方冒着生命危险三进
长春,并在一天之内,带领同志们在敌人紧逼的危险形势下,将当时
远东最大的电影制片厂的全部设备运往鹤岗,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电
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这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难以想象的,因
此,组织上授予他甲等功。
1949年10月,北平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
制片厂前身)成立,田方作为军代表接管了该厂,任该厂厂长。田方
非常热爱电影,最想做的事就是拍电影,但这时,组织上任命他当电
影局副局长,考虑再三,他还是放弃了电影事业,接受了组织上的任
命。他这人从不计较地位与待遇,只知道认真地完成工作任务。
他离开了表演艺术,我倒是在银幕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拍了
很多部电影。1954年,我考进了中戏表演训练班,当时,新新和壮壮
还很小。田方送了我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道:“做一个好学生”,
并要我不要牵挂孩子,家里有他照应。期间,壮壮患猩红热住院,医
院都下过了病危通知,可是田方怕影响我,都没告诉我,都是他一个
人在医院陪着孩子,直到我学习结业后才让我知道。
1963年,北影厂筹拍《英雄儿女》,导演找到田方,请他出演王
文清,当时他觉得自己好长时间没拍过电影了,怕自己一下子难以胜
任,在导演一再要求下,他才答应下来。
1974年,田方患胆管癌住院,他当时对“文革”中的许多做法极
不理解,他认识江青,但从没有想要去找她,从而借机往上爬。他很
瞧不起这种做法。他在病危时对孩子们说:“这是第一次。”新新和
壮壮就问他什么是第一次?他说去问妈妈。孩子们问我,我哪里敢说?
“文革”开始时,田方曾对我说过,打倒那么多的老干部,在我党有
史以来是第一次。
他临死的那个晚上,我关了灯,心情沉重地坐在病房里,我真的
没想到他会要离开我和孩子。忽然他叫我:“于蓝,你睡不着吧?坐
过来。”我坐在他的床边,他大声说:“周扬同志,周扬同志!”我
很害怕,要他别喊,他说:“于蓝,你太迂腐了,他们都在演戏!”
我不知道他所说的“演戏”,是指“四人帮”的所作所为,还是指我
们对他隐瞒了他患癌症的真相?最后,他说:“我的钥匙在门上!”
他指的是办公室的钥匙,“我还有个存折也许对你有用。”
他病逝后,我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找到了那个存析,上面有200元,
这都是从他每月20元的生活费中省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