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宇宙的认识,影响决定着我们的世界观,影响决定着哲学。
中国天文学的落后,与传统哲学偏离理性逻辑倾向神秘主义,应是互为因果的,并最终导致科学和民主的缺失。
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哲学的最高理想是人和宇宙的同一。因此,哲学的基础,是要搞清楚什么是人,宇宙是什么。每个人都有对人生的思考,成体系成系统的叫哲学。我们人生存在和发展的大环境背景,除了人文社会,更基本的是自然世界即宇宙。研究物理宇宙的学科即天文学。对宇宙的认识,相当程度上影响决定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决定着哲学。我们说科学建立在数学之上,数学建立在哲学之上,一定程度上,哲学建立在天文学之上。
宇宙分物理上的宇宙和哲学上的宇宙,用哲学家的话说,物理上的宇宙也许就是存在,哲学上的宇宙则是意识、认知,或者,那个我们需要的宇宙。决定哲学的,更多的是哲学上的宇宙。但物理上的宇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是哲学上的宇宙的基础,之间不能有太大距离。基于一个相对低级的宇宙认识,得到一个相对高级的哲学观,就算逻辑上讲得通,也需要太多的运气偶然性。
我把人类文明史上的宇宙模型分为5个阶段,地平说、地圆说、地心说、地动说(日心说)和现代宇宙学说。相对于现代西方文明的5分,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宇宙的最高认识是浑天说,大致为1.5分,古希腊天文学以完善地心说为标志,略微涉及日心说猜想,大致为3.0分。在浑天说这个相对初级含糊的宇宙观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哲学体系,其先进程度有问号。
当然,浑天说对宇宙的解释,与中国哲学对人们认知自然和自己、对处世原则的把握,应该是两码事;哲学远远超出天文学范畴,落后天文学的影响,或许早已被先哲其他方面的智慧和努力所弥补和超越。另外,一个混沌的宇宙模型,或许更能代表自然的真实本质,让我们的先人不过多关注那些表面、具体、枝节的自然现象和规律,催生出更深刻的哲学思想。
可是,哲学和天文学毕竟是彼此相关的。逻辑上,古希腊人确信大地是圆的,未必就一定能孕育出先进的哲学,但其他文明没有大地是球体的基本概念,认知自然和世界无疑更困难。浑天说即使有一些积极的哲学思想,理论本身的浅陋和缺陷,远不能对诸多自然现象做起码解释,对一个社会、一个文明的宇宙观价值和哲学体系的支持,应该是不充足的。古希腊哲学的发达,和它天文学的先进应该关联很紧密。在2000多年前的历史背景下,古希腊天文学建立起一套基于逻辑和数学的、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支撑出一个先进的哲学体系和文明体系,并得到了历史的最终检验。
我们完全不能因为中华文明竞争失败,就断言中国哲学不行,说它有问题、入世、现实。可是,作为中国哲学根基之一的中国天文学,已经被彻底击垮,某种程度上,这比经济和军事失败更让人难以接受。中国古人基于不清楚的宇宙观,创造出自己的哲学体系,包括没有神的佛学、道家思想(不是道教)和儒家。至少在理论层次上,中国哲学显然高于中世纪黑暗的西方基督体系,西方基于一个自洽却错误的宇宙模型,笃信一套最终在相当层面上被否定的宗教。但是,如同科学革命给西方带来的文明爆炸一样,一旦西方哲学挣脱出地心说的束缚,得到日心说及至现代宇宙学说的宇宙观支撑,其带来的哲学思想上的飞跃,也是中国传统哲学不能比拟的。除非我们完全否定文艺复兴的启蒙价值,否定现代西方文明的先进性。
对地球的认识,应当是传统欧洲文明的一个根本组成,地心说成为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社会人文体系中最根本的思想和道德理论基础。地圆说的坚定信念,鼓舞着哥伦布麦哲伦向西远航寻找东方世界。随着日心说的来临,随着更新的天文学理论建立,人们知道了宇宙没有中心,地球只是浩瀚时空中的一粒沙尘,加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巨大发展,新的道德体系决定了新的世界秩序,催生现代国家形式及共和民主体制的诞生。
冯友兰先生说,道家完全抛弃了有理智、有目的的天的观念,而代之以追求与浑沌的整体达到神秘的合一。因此,道家所认识、所体验的超道德价值,距离人伦日用更远了。冯先生这里探究的,应是中华文明思想方式的后天偏向,倾向神秘主义而偏离理性逻辑。而这与天文学的落后,应该是互为因果的。更为深远的,是导致科学乃至民主的缺失。
中国传统天文学发展的受阻而不是促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思想的僵化,包括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科学思想的僵化。天文学的落后是中华文明落后的一个典型缩影,也是中华文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的先人对宇宙、对太阳系和地球有更多更准确的认识,很多领域上千年的停滞,也许会有所转变。如果我们有一位了不起的先知,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个了不起的时代,孕育出一群了不起的先知,曾经在历史上的某个阶段,创立出一套比浑天说先进一些的宇宙体系,我们的哲学,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明,我觉得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2017.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