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组 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2014-09-14 07:55:37)
标签:

格琳德

乔戈里峰

b5

喀喇昆仑山脉

柯尔克孜族

杂谈

分类: 旅游探险

攀登8611米“狂暴之山”

 

 

乔戈里峰的凶险与激情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1乔戈里峰位于中国境内的这条雄伟山脊很少为人所见。由于此地极为偏僻且攀登难度极大,所以大多数登山者都是从巴基斯坦那一面登顶这座喀喇昆仑山脉上的山峰。图中2011年攀登乔戈里峰北岩柱国际探险队的成员们正向这座海拔8611米的山峰脚下运送装备。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2格琳德顶着刺骨寒风中裹挟的雪片,检查队员们花费数周沿路线全程安置的绳索——总长度将近2750米。格琳德攀登乔戈里峰为的并不是成为世界首位不使用气瓶将14座8000米以上山峰悉数登顶的女性。但结果正是如此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3格琳德从小便在家乡奥地利的山中滑雪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4动用了几十头骆驼和八名柯尔克孜族司机,才将2.2吨重的装备运过克勒青河送到大本营。运输费是1.7万美元外加8浮墨镜。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5喀喇昆仑山脉一座山谷里,一只双峰驼在横跨冰川融水汇成的冰冷溪流时几乎被湍急水流吞噬。这些水道是通往乔戈里峰中国境内大本营路上最后也是最难跨越的屏障。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6拉尔夫·杜伊莫维茨和格琳德·卡尔滕布鲁纳向上张望通往4号营地的路线,该营地以上便是所谓的“死亡地带”。8000米以上,选择无气瓶攀登的登山者就要面对人类身体的极限。“缺氧的情况下抵御寒冷的能力十分关键,”拉尔夫说,“身体从内到外冰冷无比,因为没有足够的脂肪供你燃烧保暖。”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7在冰爪、冰镐和提前固定好的绳索辅助下,登山队员们向西攀爬,横穿乔戈里峰北山脊。路线比他们之前预期的要险峻许多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8格琳德的自拍照,她身后是拉尔夫,照片中反映出身处艰苦环境中所面临的压力。即便是在通往1号营地的平坦区域也很难放松下来,因为乔戈里峰北冰川下暗藏着诸多裂隙。夏季的强降雪后,诸事都增加了难度--包括开辟路线、保持干燥,以及在暴风雪后将帐篷挖掘出来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09格琳德用冰爪前部踩在冰雪覆盖的陡峭岩壁上,向上方的2号营地攀爬。展开征程之前她进行了多种训练,为锻炼平衡感,她将绳子拴在两颗苹果树中间,然后联系在绳上行走。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10这一天风很大,但天气状况已经在改善。尽管事先固定好的绳索已被新雪掩埋,格琳德仍然与队友瓦西里·佩夫佐夫和达留什·扎武斯基一起奋力向3号营地进发。“有许多次我感觉自己像是被某种力量推着前进,”她说,“这种感觉十分神奇--仿佛我从哪里获得了能量。这种情况之前也发生过几次,但都没有在乔戈里峰上的感受那样强烈。”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11格琳德首先登顶之后,马克苏茨·茹马耶夫和瓦西里·佩夫佐夫并肩跋涉完最后的几步,二人都已累得直不起腰来。摄影师达留什·扎武斯基记录下队员们欢庆的时刻。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12格琳德与拉尔夫在前进营上方的补给站重聚,二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13“拉尔夫将我抱入怀中的那一瞬间,我内心的喜悦与宽慰简直无法形容。我毕生的梦想终于成真。”格琳德在她的博客中写道。冲顶那天该博客的浏览量达到1700万次。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14针孔大小的亮点(中间靠左的山峰上)是已经成功登顶的队员们的帐篷,表明他们在攀爬了15小时之后回到了8300米处的宿营地。摄影师汤米·海因里希的拍摄点位于3公里外的前进营,曝光时间长达14分钟

图组 <wbr>震撼,攀登乔戈里峰!
015乔戈里峰 “狂暴之山”上的凶险与激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