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三位继母与父亲的“四度梅开”

(2011-11-23 07:24:01)
标签:

杂谈

    西方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是感恩节。

    随着今年感恩节的临近,想要说感谢的人有许多,在此我要感谢的是带给我生命的妈妈和先后走进我生活的三位的继母。

 

    一、我的生母

    我的生母是位典型的川妹子,生性活泼开朗,据我父亲讲,性格上几个孩子中唯我像足了我的母亲。她与我的父亲在各自的家乡参军在北京相会,经人介绍相识、相爱、结婚。

    妈妈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身体素质超好,她在所在部队的篮球队一直打中锋,还曾是第一界全军运动会入场式的摩托车手。

    1961年,全国多地爆发血吸虫病,母亲随医疗队进驻山东高密地区支援.当地生活贫困且条件艰苦,医疗队员们晚上只能在将自己轻薄的被褥铺在老乡家冰冷、潮湿的地面上,然后再铺上麦秆上睡觉。

   回京后不久,母亲患上了风湿病,医生建议要尽量减少与水的接触,可母亲职业性质是根本无法避免和水接触的。一年后,风湿因子侵入心脏,她从24岁就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这类人不适合结婚、生子,母亲却不顾医生劝阻为父亲家生了三个孩子,因为他知道父亲家是三代单传。

    进入中年后,母亲的心脏病加重了,但在我的记忆中她的精神状态一直很好,尤其是风心病人特有的面色红润配上她雪白的肤色,更加显得有精气神。在退休之前她少有病假,几乎年年受到单位的嘉奖。

    果然,刚刚迈过50岁的门槛,一次毫无预兆的突发性心脏病把妈妈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更可悲得是从发病到她去世的整整一个月时间里,因心脏脱落的风湿栓子让她失去了语言功能。每当我和母亲对视时,我知道母亲有一肚子的嘱托想对我说,尤其是对刚上大学弟弟的托付。为了安慰妈妈不引起她情绪激动,只好避开那些敏感话题,致使直到去世她也没有留给我一句话。母亲带着对父亲的不舍和对孩子们的牵挂走了。

    母亲去世那年刚过50岁,父亲52岁。

 

    二、第一位继母

    母亲病故后,父亲长时间不敢进出他和母亲曾共同生活过的房间。组织上为了照顾父亲,同意了他的换房请求。

    为了让父亲尽快走出悲痛,经人撮合,一年后爸爸与妈妈的战友匆匆结合。因两家彼此了解,所以这段婚姻没有双方子女、经济、生活习惯等一般再婚家庭常见的问题困扰,但却独独缺少了爱情。

    父亲的生活平淡,继母同客人般只是偶尔回父亲家,两个人仍向婚前一样以各自的家为中心聚少离多。原本以为也就这样了,遗憾的是,这段没有爱情的婚姻走过了第八个8年头在部队的房改政策中解体,是继母提出的离婚。父亲的第二次婚姻结束了。

    虽然继母与父亲离婚了,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与继母感情和两家的关系。我会经常代替父亲去继母家看望她,毕竟我出生时是她把我从医院抱回家的,两家有超过四十多年的交情,况且我和继母一直是与母女相称。知道她没事喜欢打麻将,每年春节我都会给她送上几百元1元面值的新钞当做红包给她当本钱,条件是赢钱要分红给我,当然年近八旬的继母是输多赢少,让她开心最重要。今年继母过生日时,我送给了她一个漂亮的MP3,里面录满了她喜欢的老歌。

    父亲的这段婚姻,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婚姻,明白了爱情在老年人的婚姻中的重要性,所起的作用是金钱、社会地位、生活习惯都代替不了的,而并不是象歌曲中唱的“爱啊、情啊什么玩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这一点,在父亲的第四段婚姻中得到了证实。有爱的婚姻才有存在的价值。

    

     三、第二位继母

    第二段婚姻生活结束后,父亲的精神倍受打击,尽管这段婚姻平淡无味。他已经不想在触碰婚姻了,一是考虑到子女的感受,二是对婚姻失去了信心。

     心灰意冷的父亲脸上的笑容少了许多,人也迟钝了许多。每到周末他就赶忙离开自己宽敞的家到儿女家“寄宿”,我知道,他不愿意回到自己没有欢乐和温暖让他孤独的空房子里。

    在我们的支持下,经父亲的同事介绍,借到南京探亲的机会父亲与他第三位婚姻的主角相遇了。同是故乡人、同年参军且曾在同一个部队,年过花甲的第二位继母长相标志,年轻当兵时的照片如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芳,长的楚楚动人,五官与电影演员谢芳有几分相像。(照片随后补上)

    共同的经历让俩人相见恨晚。父亲离开北京时原本只打算在南京住1个月就返回,认识了第二位继母后又多呆了1个月。后来我与父亲调侃,问他们是在第几次见面后确定携手相伴的,父亲笑而不答。

    从父亲回京后的精神状态我猜出好事临近了。果然,父亲告诉我们,第二位继母决定几个星期后来我们家与父亲共同生活。我佩服继母的胆量和勇气,放下自己的需要照顾的子女和孙儿,离开她熟悉的故乡,独自一人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走进一个陌生的家庭,去照顾别人的家庭和孩子,充当继母的角色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信念啊。答案只有一个,是爱让她做出了这个选择。

    第一次看到继母,我的心一下就被她征服了,漂亮的长相,苗条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温和的态度,一口吴侬软语缓缓地从她口中流出(继母是苏州人)。她的善良、温婉、谦和让我们之间没有了距离感。

    在父亲的婚礼上,我当着继母的亲人许下承诺:我们会象她的孩子一样照顾好她,让继母远在异乡的子女放心。话一出口,继母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此刻,无需过多的语言,她读懂了我们对她的接受。

    在京期间,继母和爸爸的这段婚姻让他们体会到了久违的爱情,我很确定那就是爱情!这是从爸爸和继母的眼睛里传递出来的。

    继母和父亲的生活是丰富的,每天一起锻炼、上街买菜,做家务时总是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身边或帮着对方做,晚上俩人一起去院内跳舞。继母的舞姿如她人一般漂亮,他们俩的亲热羡煞旁人,有时我甚至觉得继母与父亲比自己的亲生母亲更相配。父亲他们还经常结伴外出旅游。继母的乖巧和小鸟依人让我们这些北方女子惭愧。每当寒暑假期间,我都会动员继母将她的孙子、孙女接到北京,我知道,她的心也同样牵挂着她远方的亲人。几年间,父亲、继母开始了他们在北京、南京2个城市之间的“双城生活”。

    2002年,我随家人赴美,当时出国的人大都做了只要能出去就想办法留在国外的打算,我们也不列外。想到这一走不知何时能回故里,尤其一想到父亲已年近70旬,做女儿的却不能陪在他的身边时心中就无比酸楚。

    送别时刻,刚强的父亲在母亲过世时都未曾当着我们的面落泪,此时却抱着我失声痛哭,好似生离死别,毕竟太远了。我拉着继母的手说:我把爸爸托付给您了。继母抱着我在哭泣中频频点头。这是我第二次见到继母流泪。

    在国外生活期间,我无时无刻不惦记着故乡的双亲,凡是有人回国,我会给父亲带去美国的花旗参、深海鱼油等补品,知道继母爱打扮,会给她带去香水和化妆品,每周和他们通话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2004年初,患病多年的婆婆过世。时隔不到一个月又传来了继母过世的消息。

    继母在春节过后身体出现不适,去北京某家大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慢性阑尾炎复发。一周的输液用药反而使她的病情更加严重,再去复查后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而且已经转移到肝部、肺部,结论是病情过重无法医治,父亲说从离开北京回南京救治时继母是被台上火车的。

    得知继母病重的消息,我经常坐在着一个人发呆,世间还有比“有病不能治”更加残酷的宣判吗?工作时经常是想着想着就泪流满面,弄得前来办事的客人莫名其妙。

    继母病重期间父亲一直陪伴在她的左右,我经常打电话回国询问继母的病况。父亲说在继母病重期间还经常问起我,当我向父亲提出要跟继母通话时都被父亲拒绝了,父亲说继母很清楚等不到我回去了,就不要用话再刺激她了。据我在南京的亲人讲,父亲为情、为继母的病所折磨,人变得有些痴呆了,有时跟他说上句话,他两眼直直的看着说话的人,直到再提醒他时才缓过神来。继母从她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的三个月。

    2004年6月,我从海外匆匆赶回国内,稍加安顿后就赶往南京,从南京接回一直居暂住在南京亲戚家未敢回家的父亲。看到了离别近三年的父亲,老人在遭受多次重创后迅速衰老,记忆力大幅度下降,平日里沉默寡言,脸上没了熟悉的笑容。

    一次,陪同父亲去鸡鸣寺,看到寺内不少善男信女在求佛烧香,姑姑说:你爸爸的个人生活太不顺了,去替他烧柱香拜一拜吧。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此刻我宁愿相信这世上有!跪在佛祖跟前,愿上苍能听到我真诚的祈祷,送给爸爸一个幸福晚年。  

    意识到这样下去父亲的健康就完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帮他走出困境,为父亲寻找下段感情。

   

    四:第三位继母

    回京后,先后去了几家婚介所了解情况,最终选中一家名气大的。为保证陈成功率,选择了贵宾档次的缴费标准。

   一年中安排的几次相亲因各种原因而无果,父亲仍是孤身一人。尽管做孩子的仍继续鼓励他争取机会,但父亲的年事已高,他对自己的婚姻不再抱有幻想。 

    时光在周而复始的平淡、重复中慢慢流走。周末回家团聚,陪他吃饭、打会儿麻将已成为惯例。每每问起父亲的个人问题时,他总是摇摇头说就这样吧。一次,问起平日里跳舞或接触的女性中是否有合适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模棱两可,我看出了其中的希望鼓励他多接触、多了解,只有争取才会有希望,只见父亲的眼中有一丝亮光闪过。

    终于,父亲鼓足勇气争取到了他的第四次婚姻幸福。第四位继母比父亲小十几岁,比我大十几岁,是位朴实的山东女人,尽管她的文化水平不高,经济条件不如前2位继母,生活习惯与父亲的也相差甚远,但仍没有挡住父亲追求自己幸福的脚步。

    第四位继母把她的朴实、真诚、体贴给了父亲,走进了她的新家,我们用宽容、尊重、友善、热情伸出双臂拥抱了第三位继母。

    现在,每个周末都会回父亲家或把老两口接到我家,跟继母聊会儿家长里短,八卦一下院里新近发生的事情,陪父玩会儿麻将,输给他十块、八块的能让他的高兴好几天。在牌桌,父亲以外的庄主为了连庄,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要梅开二度!于是大家哄堂而笑,父亲也跟着我们会心地笑着,那笑容中除了幸福还有满足.......

    有人问人生是什么?人生真的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用心去扮演好他,就能给自己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

    在感恩节将要到来之际,宽宽爱借此博面感谢我的生母和我的继母们,

    感谢她们无怨无悔陪伴父亲,给他爱让他不再孤单;

    感谢她们的博爱让过早失去母爱的弟妹们重拾家庭温暖;

    感谢她们的包容让我们体会到了“厚德”的实质;

    感谢她们无私奉献让我们家的这颗大树枝繁叶茂、儿孙满堂。

    祝我的继母们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们感恩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