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肯尼亚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摄于2003年5月
既然到了乌干达就应该去邻国的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看看,由于时间不多,也不喜欢城市的吵杂,就想直接去马赛马拉保护区跟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不在内罗毕停留。跟乌干达旅行社说明情况后,他们答应得干脆并保证,我人一到肯尼亚机场,当地的旅行社直接带我去保护区,不去内罗毕。确认了三次,回答都是“Yes!
Yes!
Yes!”。付了钱,坐上去内罗毕的飞机,还好没晚点,早上10点多一点抵达肯尼亚内罗毕机场。
旅行社的人在大厅等我,见到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5分钟后,又来了三位客人。人到齐了,该出发了,可看到旅行社的人不紧不慢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安,去保护区开车至少要5-6个小时,这一磨蹭啥时能到捏?便问道:“这到底是要去哪儿啊?”“内罗毕”,一听到这三个字,我两眼直冒金星,立刻跟他理论起来,最后他说先到内罗毕的办公室,然后送我去保护区。
内罗毕的办公室设在一座破旧的5层楼里,狭窄黑暗的楼梯越来越让我感到无助,又黑又暗的破办公室,还放了两张脏床,经过跟“负责人”长时间交涉,最后他们提出我再付140美金现金就送我去,时间比金钱重要,只好答应了,但我坚信取不义之财者,终将在别处破财。
去保护区的路况是我人生中见过最差的,整个一“豆腐渣子”工程,路面满是砂石,直径半米、深半米的大坑5-10米一个,就像刚被敌机轰炸过似的。我们的车子就在这些大坑之间穿来绕去地前行着。开着开着突然一个急刹车,定神一看,原来是狒狒们泰然自若地坐在路中间要收“买路钱”。这肯尼亚狒狒咋跟人似的乱收费呢?刚好之前在路边买了两穗烤玉米和几个香蕉,留下一半,给猴一半。还好,给点就行,跟人比起来不算贪心。
车子继续前行,没走多长时间眼前突然开阔起来,一眼不到尽头的巨大山谷尽现眼前。我赶紧叫车子停下,让我好好看看这从未见过的伟大奇观。这山谷,那叫个大!真大!巨大!硕大!我站在那里,感受着大自然的壮观与神奇,心怦怦跳个不停,我做着深呼吸,努力不让自己激动过度跳下山谷。天真蓝,云真白,这绿油油的山谷深处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生灵?山谷那头儿又是何等神秘?或许就是凭着这种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使我的小脚印留在了非洲这块土地上。
被向导叫回车里,他用异样的眼光看了我好几眼,笑了笑最终也没说什么。车子在路上“蹦蹦跳跳”的前行,下午三点多钟,我们在指定的饭店吃了午餐,饭后我被告知换另一辆越野吉普车前往保护区。5点刚过,车子驶进保护区,天边已经发红,在夕阳的余辉中仍然可以见到斑马、羚羊、角马、鹿、豹子等身影,它们并不像纪录片里演的那样在飞速奔腾,而是悠闲自得地吃着草,过着各自的日子,当然,暗中也在注视着我这位不速之客。
一路还算顺利,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非洲原始草原的夜晚可真叫夜晚,气温骤降至10-15度左右,伸手不见五指。我刚把行李放进帐篷里,就听见有人招呼大家吃晚饭。掀开帐篷,看见不远处用木板搭建的露天“饭厅”的门口挂着一盏煤油灯,走出帐篷,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煤油灯走去。开饭了。
(待续)
1.
去保护区的途中乱收费的狒狒们 (感谢袋熊的纠正)

2.
狒狒在分享我的烤玉米

3. “看啥?还不快走!”

4A. 那个震撼我心灵的奇观——大山谷 (左边的一半景色)

4B. 那个震撼我心灵的奇观——大山谷(右边的一半景色)

4C.那个震撼我心灵的自然奇观——大山谷
(全景)


5. 这就是著名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
斑马右边的是瞪羚,斑马后面的叫角马,每年旱季雨季交替之间,成千上万的角马就会进行迁徙 非常壮观。(感谢袋熊提供的情报)

6. 羚羊的一种(袋熊查查这叫啥羊?)

7.这几头是雄性黑斑羚跑得非常快,当遭到狮子偷袭时,雄性黑斑羚为了保护雌性都是直到最后再跑,所以被吃掉的大都是雄性黑斑羚。(感谢非洲的青山的指正)
8.听说这头大象自己离开了象群,估计这是她生命终结的时刻。

9.好像叫珍珠鸡。(感谢袋熊提供的名称)

10.东非冕鹤 也叫冕冠鹤。(感谢袋熊的查阅)
太远,没照好,抱歉!

11.刚才蓝天白云,转眼乌云密布。
这种树好像是猴面包树 当旱季来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它会迅速脱光所有叶子,等雨季来了,它就利用自己粗大的身躯和松软的木质代替根系,如同海绵一样吸收并贮存大量的水分,待到干旱季节再慢慢享用。据说,它能贮几千公斤甚至更多的水,被称为荒原中的贮水塔。 (感谢袋熊提供的资料)

12.鸟巢

13.这种树叫“香肠树”或“腊肠树”, 苏木科的。
初夏开花时,满树长满一串串金黄色花朵,极为美观。
(感谢袋熊提供的资料)

14.我选择住帐篷,艰苦点,但其乐无穷。

15.下一篇带你们去看野生动物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