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青岛一厘馆,让青春更美丽

(2020-06-02 20:48:44)
标签:

文化

走进青岛一厘馆,让青春更美丽

青岛的大海是美丽的,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青岛,都喜欢在海边找一家风味小吃,品读大海的滋味。多少年来,我一直希望遇到这样的特色小店,和几个朋友一起领略大海。

早在一百年前,希腊人司提凡尼提司就随着德国人的炮火来到青岛,在汇泉广场开了一家青岛咖啡,和中山路的青岛咖啡(青岛饭店)是一家。日本人打败德国人占领青岛才由中国人接受经营。直到如今,青岛饭店搬到香港中路,买卖长盛不衰。

青岛市全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青岛的旅游区需要这样的风情饭店和风味小吃。

周日,接到老同学青岛市曲协主席,著名的山东快书演艺家仵延国的电话,去汇泉广场的下沉美食街一厘馆品尝粤菜,顺便把老同学聚会的名单发了过来。我一看,发起人是仵延国,臧明亮,张进鹄,张金荣四位班领导。邀请了二十多位同学!

我们是一九六三年走进中学,从1963年到1968年共同走了三个学校,青岛二中,海大附中,三十九中。这3个学校的跨越竟然连当时在二中担任校长的张传芳(文联党组书记)都感到惊奇,他竟然忘记了我们这个班的传奇,如果他知道这个班的同学们后来的发展去向,那他会更加不可思议。

同学们要去海边的一厘馆,那一厘馆是什么意思?打开网络,寻找着一厘馆的来历。

原来,最早在咸丰同治年间,广州兴起了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前挂有一张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店内主要提供茶水,只要支付一厘钱(现在的茶位费),就能在简陋的木桌椅上与茶友沏茶聊天,坐上一上午,同时也有简单茶点糕点提供,给人解决早饭问题的同时,也给客人提供一个歇脚聊天之处。这就是早茶的雏形。

   后来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开始演变出了体系更为完善的茶居、茶楼。茶点的品种愈发多样精致,点心也逐渐取代了喝茶的地位,成为了茶楼经营的核心。也就是今天的粤式早茶。

不难看出,如果真要把早茶当作早餐,早期的一厘馆或许更加恰当。纵观现在的粤式早茶,普遍十几到几十一笼的点心,外加茶位费,要是按正常早餐的食量要求,没有五六十恐怕难以满足,重要的是特别耗时间,也就假期或者退休老人能经常帮衬,对于朝85的上班族来说还是豆浆油条比较合乎实际。

   或许一厘馆如今已经很难再找到,但是我们同学聚会却在青岛的汇泉广场下沉美食街(一厘馆)店,虽然说不上100%还原,但的确有当初一厘馆的影子。不仅形式上如此,价格上也是如此,商品货真价实,值得一品。 

浪费就是犯罪,我们经常去的许多大饭店,总是大盘上菜,大盘扔掉,许多宝贵的菜品,鱼肉剩下造成浪费,但是在这里却不存在这种现象,由于个人根据需要上菜,价格低廉,可以品多种菜品。

超低的价格,精美的食品,几十道菜品还没有尝遍肚子已经饱和,同学们都是七旬以上的老人了,但是,歌声笑声却依然在一厘馆的大厅里回响,尤其是仵延国的快书小段,让餐厅响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2019年即将过去,眼看2020年春节就要来了,同学们的热情让汇泉广场刮起了春风,美丽的青岛,美丽的大海,我们来了我们永远年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