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集:《春天里》序

(2011-05-22 13:20:29)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与它山珍藏

 散文集:《春天里》序

散文集:《春天里》序

                 

                  

韩嘉川

 

显然这是一部同仁作品集。大家都把认为是散文的文章汇聚在一起,编成一本册子,以资相互交流,相互鼓励。这里不必去认真讨论散文的文本体例如何,仅就“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即可。在这本册子里面,我们感受到了写作者的一腔倾情的叙述,其中对生命对生活的满腔热爱,对人生尊严与质量的考量,尤其对生命中难以释怀的若干细节的追思,细细读来仍是感人的。《春天里》来自一支歌的歌词,很“壮哉”的歌词激励着大家,便把一腔情怀扑向了春天……

 

 

毕竟每个作者都有一个完整的世界,只是表述的方式不同罢了。

在这里所读到的是“蓝月亮”,一种纯真的童心,《月亮抒怀》中他在用儿童的审美心理叩问这个世界。而他的《童年的春节》写了大杂院的节日风情,一个少年的目光向读者展现了人情的温暖,读来亲切。下过乡的人,对某些农作物自然是倍感亲切的,《故乡的萝卜》中,除了写了萝卜的品质与用途之外,其中还含有农民品质的成分,是这篇散文所该有的追求。

军营有棵樱桃树》,除了受“樱桃好吃树难栽”的民歌影响之外,其中对寄存在那一时段中站岗放哨的青春岁月难以释怀,应该是些这篇文章的内在情结。《巴黎随想》中“对于这个用调色板、油画布堆积起来的城市,巴黎无疑是艺术的宫殿。有多少人用一生的时光紧紧追随,又有多少人将生命融入这个清香的心灵芳园。巴黎,无疑也是神圣的。当圣日尔曼德佩广场下着蒙蒙细雨的时候,这里永远都流浪着甜蜜抑或冲动的音符,这个沉睡着笛卡儿的地方,花香,情更浓;酒香,意更悠。情话喋喋不休但终有说尽的时候,豪放者就算偶遇总会有所收获而沾沾自喜,但暗恋者的默默情节却将巴黎这个看似喧嚣的城市演绎的内向而悲怆。”这一段的状写,可以说是作者对巴黎的概括。

家乡的那棵老槐树》中有三个点支撑着这篇文章,童年的美好回忆中,充满苦涩且香甜的槐花味儿,有诗意的感觉;“山西大槐树”使文章有了深度;再便是对老槐树的思念,回乡却看到老槐树被伐掉了所产生的惆怅。温馨的“腊八粥”》中,关于朱元璋的传说比“腊八粥”的真正出处更有感染力,更老百姓;而过年就是“打雪仗吃好饭”的真实概括,令人读到这里心里酸酸的,对于某个历史时期的少年来说,生命的意义就只有这么两点。

迎娶奥运新娘的绝对挑战》是一篇纪实文章,以“新娘”的传递达到宣传奥运的目的,体现出志愿者的精神。文字流畅到位,作者比较会写文章。

杨昌群是一个诗人,他的猫系列写的有些形而上。《六号楼边那白猫》中,时间,一个很哲学的概念,以一只饥饿的白猫填充,读来耐人寻味。《啤酒之后那白猫》白猫成为人生的某种象征。怎样之轻小黄猫》老者、孩子与小黄猫,一组形象构成了某种含义。

《难忘的矿石收音机和纸盆广播》回顾自己安装矿石收音机等,参加广播站工作等,读来生动,透视着那个年月的生活状况。作者对文史资料很有研究。

《春天里的风景》春天是生命之爱的季节,能为年轻的情侣拍照,能为迎春花一样灿然的爱做点什么是荣幸的,何况还有因某种隐情女孩儿羞怯……《再续江南》其中“春风拂面,江上渔火三三点点,满树桃花映江浓……踏着平仄的韵脚,在唐诗宋词里掬一勺月光,洒在我的窗前。”应算是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夫。幸福其实很简单》表述的是一种简单的人生观;简单,是一种境界。

《人生路上好风(光)》游览风景,在心情不在景观,道出了一个真谛,不仅是风光,生活也是如此。不然如何能有“西湖的雨好像不是下的,而是纺的,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一头拉着云,一头拽着雾,天和地眼看就粘在一起了。”的体会呢?《我爱青岛》“而那街道,却是一座城市骨子里的风情。”写出了味道。浪漫,小樽》(外一篇)写的既细腻有情调,且有观点。

《化化浪子之行》等系列文章写的是“驴友”经历,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与人生的真诚,其文字鲜活感人。

《走进阳光》用文章向人们呼唤:“让我们走进阳光吧,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温暖中能唤起久违了的憧憬、甜蜜的回忆和沉寂的心歌。”

《吹葫芦丝的老人》等,是在向读者讲故事,讲人物的命运,应为叙事散文。

《走亲带上“转饽饽”》的题材很好。

《再别烟墩角》写保护天鹅的故事,天鹅每年都来向救助者告别很感人。

春游桃花园》当年贫油时期,用煤炉产生动力的汽车,也是值得一写的,特别是活泼的孩子们。作者是武术专家,回顾李占元的往事等题材在许多人来说,都是新鲜的。

《修自行车的老人》的题材很好,令人读出了宿命感,虽然未必有意为之,却透出了人世沧桑。

《又闻老家排戏声》《腊八粥香满屋》写出春节前百姓的喜悦和风俗习惯。

《春天的足音》《苍茫大地报春晖》向读者娓娓诉说着春天的心情故事。

《流浪的土狗》用寓言的方式,写了人间冷暖。一只土狗的眼睛看世界,有西方童话味道。

    《麻雀湖》是一部翻译作品,文字流畅,值得一读。

 

  大家在一起要出一本书,除了热情和一种追求,开展某种形式的切磋与交流更重要。文如其人,从大家的文字中能够感受到价值取向、审美方式、行文思路等等。其实不必要求多么高,把自己难以释怀的,认为有存续价值的人与事写出来,就可以感人。不要为写文章而文章,更不要为当作家而文章。有生活阅历的人,本身就是好文章,问题就在于如何写出来而已。

大家都知道讲述一件事情的方式,同样一件事,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但是中心不会变的,中心主题变了,就不是那件事了。或者说,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效果会不一样,但是中心主题不变。有了一点年纪的人,不愁写什么,愁的是怎么写。人生阅历一大把,往往有无从说起的困惑,也就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找到恰当的方式,便可以说得流畅了。祥林嫂的句式老是那一套,说得再好他人也不愿意听了。内容撞车不怕,同样一个内容可以写出不同的含义么。所以,大家一起出书,还是该研究一下写法,那是不仅可以提高审美水准,还可以提高境界的,也是人生的一种方式。

希望这本书会给你启发与激励。

 

2011411

韩嘉川,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青岛文学》副主编。散文集:《春天里》序


散文集:《春天里》序

散文集:《春天里》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