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招商银行:为什么融资?为什么二次转型?
(2010-03-04 19:02:26)
标签:
理财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风险资产王兆星杂谈 |
分类: 原创_公司 |
先学习1个要求和3个概念:
银监会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银行法规定核心资本充足率高于4%,资本充足率高于8%。在2009年年末,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撰文明确了“监管部门确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在该文中,王兆星表示,目前银监会对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为10%,而对大型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则为11%。
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规定该项指标的目的在于抑制风险资产的过度膨胀,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商业银行的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是指贷款准备金。
加权风险资产:银行的资产有许多种,包括现金、贷款、证券等等,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风险水平,现金风险最低,贷款、证券要高一些。为反映总体风险水平,会为不同风险的资产设置不同的风险系数,以各种资产各自的风险系数乘以资产数额加总便得到加权风险资产。
零售业务和批发业务:银行业将银行业务分为零售银行业务(Retail Banking)和批发银行业务(Wholesale Banking)。
批发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户对象是大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其一般涉及金额较大。批发银行业务是指银行之间巨额款项的借入与贷出,区别于银行与其顾客之间以传统方式构成的零售银行业。
零售业务的对象是消费者个人和私营小企业,单笔业务量小。
为什么要融资?
简单的理解:这几年,银行的资本跟不上贷款的增加速度,故为了满足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需要额外融资补充自有资本。
招行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资本。而在配股融资完成后,招行的资本充足率将会从10.63%上升到12.6%,核心资本充足率则有望从6.5%提高到8.5%。
资深银行业内人士说:虽然在融资之前,招行的指标也能够达到监管要求,由于招行正在推进其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漂亮”的资本金指标能够使监管层不至于在新业务准入或海外扩张上“卡”住其拓展计划。
为什么要转型?
现在,不少银行发展有个怪圈,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银行的规模和扩张都是从融资中获得的,‘大而不强’是中国银行业的通病。”
2009年10月,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首度对外界披露,招商银行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二次转型阶段。此次转型的目标是以“低资本消耗”的方式来发展业务,提高定价能力和非利差收入的比重,将历时3年。所谓“低资本消耗”,强调的是每1元钱究竟能产生多少利润,而不再一味强调通过资本扩张实现盈利。因而,“不再融资”成为了“二次转型”的关键。
招商银行办公室主任秦季章:“第一次转型目的是把零售业务比例提高,中小企业贷款提高,把中间业务收入提高。应该说,经过6年我们已经达到了目的。过去5年,招行的利润复合增长达到50%多。未来招行要成为有议价能力、有高收益的银行。香港的恒生银行就是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