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析白居易诗中之梦

(2013-11-03 13:03:43)
标签:

白居易

解析

文化

分类: 白居易研究

做梦是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动,梦是人“睡眠时局部大脑皮层还没有完全停止活动而引起的脑中的表象活动”,[1]不少诗人都喜欢在诗中写梦,在唐代诗人中,白居易表现更突出。

梦中事件发展是否符合逻辑、梦中景象是否讨人喜欢、梦醒后是否给做梦者带来愉悦,我们可以把梦分为美梦和恶梦。白居易诗中常为读者展示无机无欲、恬淡闲适的美梦,开成五年(840),白居易在洛阳任太子少傅分司时创作《闲居》:书卷略寻聊取睡,酒杯浅把粗开颜。心静无妨喧处寂,机忘兼觉梦中闲。是非爱恶消停尽,唯守空身在世间。”[2]梦因“闲”而美。大和四年(830),白居易在洛阳任太子宾客,写下《安稳眠》:“眼逢闹处合,心向闲时用。既得安稳眠,亦无颠倒梦。”梦因“不颠倒、安稳”而美。白居易美梦多做于晚年,多做于洛阳。恶梦多做于忧伤苦闷之时,举棋不定之间,宝历二年(826),白居易在苏州出游不慎伤了腰和脚,且嗜酒伤肺,咳嗽不止,视力下降,请百日长假,“这年八月白居易做了一个恶梦:自己被流贬到岭南,在泥雨中艰难跋涉。醒后以诗纪之云:尘缨忽解诚堪喜,世网重来未可知。莫忘全吴馆中梦,岭南泥雨步行时。(《宝历二年八月三十日夜梦后作》)这是自己曾遭贬谪,心有余悸,并渴望早日退出官场,获得解脱的心理活动的反映。”[3]

白居易出生在新郑,十一二岁,跟随父亲到徐州任所,寄家符离,后游学越中,飘泊各地,贞元两年(786)白居易思恋故乡:“满眼云水色,明月楼上人。旅愁春入越,乡梦夜归秦。”(《江楼望别》)白家“至温徙于下邽,今为下邽人”[4]4340“秦”即指下邽。科举前夕白居易母亲定居洛阳,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经过进士考试、吏部考试后,初为校书郎,工作长安,思念洛阳及江南:“块然抱愁者,长夜独先知。悠悠乡关路,梦去心不随。”(《思归》)白居易的思乡梦多做于生活艰苦、颠沛流离、被贬时期,刺史杭苏,退居洛阳后,思乡梦渐少:“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多不成。”(《早兴》)便是作于出任杭州刺史之时。

白居易怀友梦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梦健在的朋友,一是梦去世的朋友。居易一生,朋友极多,朋友之间,有聚有散,分手之后,彼此思念,便形诸梦寐: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梦微之》)

阁中同值前春事,船里相逢昨日中。分袂三年劳梦寐,并床三日话平生。(《答微之梦中见寄》)

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白居易和元稹(字微之)“贞元季年,始定交分。行止通塞,靡所不同;金石胶漆,未足为渝。死生契阔者三十载”(《祭微之文》怀友诗中,以怀元稹为最多。元稹死后,刘禹锡成为白居易一个最好的诗文朋友,“平生相识虽多,深者盖寡,¼¼微之往亦,知音兼勍敌者,非梦而谁?”(《与刘禹锡书》)

昨夜梦梦得,初觉思踟蹰。忽忘来汝郡,犹疑在吴都。吴都三千里,汝郡二百余。非梦亦不见,近与远何殊?尚能齐近远,焉用论荣枯?但问寝与食,近日两何如?病后能吟否?春来曾醉无?楼台与风景,汝又何如苏?相思一相报,勿复慵为书。(梦刘二十八因诗问之》)  

白居易和令狐楚交情也不浅:

支分门内馀生计,谢绝朝中旧往还。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洛下闲居寄山南令狐相公》)

白居易活了七十五岁,好友多死于白居易前,生前朋友之间切磋技艺、劝慰鼓励、帮助提携,朋友去世后白居易常梦见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梦微之 》)

刘敦质是白居易好友,死于贞元二十年(804),十几年后白居易被贬江州,伶仃孤苦,夜晚做梦,梦中和这位好友同游长安寺院:

三千里外卧江州,十五年前哭老刘。昨夜梦中彰敬寺,死生魂魄暂同游。(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白居易深受裴垍之知遇,裴去世后,常怀感念:

五年生死隔,一夕魂梦通。梦中如往日,同直金銮宫。仿佛金紫色,分明冰玉容。勤勤相眷意,亦与平生同。既寤知是梦,悯然情未终。(《梦裴相公》)

白居易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韦弘景是河南尹,白居易升任河南尹,韦升任东都留守。白居易和韦弘景既是同事,又是下级和上级的关系,韦死于大和五年(831)。李建是白居易挚友,“(白)居易无似,辱与公游,十九年亦。¼¼昔贞元初岁,俱初筮仕。¼¼莫逆之交,贵从此始。”(《祭李侍郎文》)李建死后,白居易为之作《有唐善人墓碑》。崔玄亮和白居易同年及第,晚年和白居易同在洛阳,玄亮死后,白居易为之作墓志铭。

交友沦殁尽,悠悠劳梦思。平生所厚者,昨夜梦见之。梦中几许事,枕上无多时。款曲数杯酒,从容一局棋。初见韦尚书,金紫何辉辉。中遇李侍郎,笑言甚怡怡。终为崔常侍,意色苦依依。一夕三改变,梦心不惊疑。(《因梦有悟》)

亲情和友情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亲情指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那种血浓于水、割舍不断的关系,亲情是天生的,比友情更无私、更持久、更稳固。白居易的想亲梦主要指向弟弟白行简,白居易弟兄四人,居易行二,兄长白幼文、三弟行简、四弟幼美。青少年时,白居易依靠兄长,读书求学。四弟早夭,三弟行简比白居易年少四五岁,聪明颖悟,进士出身,能诗能文。白居易对三弟行简极有感情,行简元和九年(814)赴东川卢坦幕,后白居易贬官江州,一母同胞,山川分隔,音讯久疏,寂寞孤苦的白居易常梦行简:

相去六千里,地绝天邈然。十书九不达,何以开忧颜。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春来梦何处?合眼到东川。(《寄行简》)

宝历元年(825),白居易在洛阳,春光融融、绿草凄凄,触动居易亲情:

天气妍和水色鲜,闲吟独步小桥边。池塘草绿无佳句,虚卧春窗梦阿怜。(《梦行简》)

“白居易作为一名世敦儒业而又经过严格科举考试成长起来的科举官僚和封建士大夫,由于战祸流离、谋举求仕、贬黜任外等诸多因素,其乡关之思、忠君恋阙表现的异常充分和集中。”[5]235就是指京城长安,具体说,就是希望回到京城长安任官任职。它们形成的心理也相应单纯,无非就是为了忠君报国或是获得更好更快的升迁机会。”[5]251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在江州,梦回阙下:

夜梦归长安,见我故亲友。损之在我左,顺之在我右。云是二月天,春风出携手。同过靖安里,下马寻元九。元九正独坐,见我笑开口。还指西院花,乃开北亭酒。如言各有故,似惜欢难久。神合俄顷间,神离欠申后。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大和以后,长安党争蜂起,是非排陷、朝升暮黜,“居易愈不自安,惧以党人见斥,乃求置身散地,冀于远害。”[4]4354大和三年(829),白居易分司东洛,至死居易都没有再回长安。从分司东洛开始,白居易再无恋阙梦。

拙定于身稳,慵应趁伴难。渐销名利想,无梦到长安。(《无梦》)

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为忠州刺史, “忠州是山区小县,又名南宾郡。境内多山,出产少,人民生活穷困。州城内市井萧条,只抵得上一个小村镇。” [6]忠州产木莲树,白居易以木莲花自喻,寄寓感慨“已愁花落荒岩底,复恨根生乱石间。几度欲移移不得,天教抛掷在深山。”(《木莲树图三首并序》)白在忠州工作两年,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自忠州召还,次年,白居易任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夜值,忠州入梦:

阁下灯前梦,巴南城里游。觅花来渡口,寻寺到山头。江色分明绿,猿声依旧愁。禁钟惊睡觉,唯不上东楼。(《中书夜值梦忠州》)

苏州和忠州不同,“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苏州刺史谢上表》)苏州乃江南名郡,山川秀美,物产丰饶,和忠州比白居易当然更喜欢苏州。宝历二年(826),白居易罢苏州刺史,返回洛阳,宿扬州驿馆,梦苏州花桥水阁: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开成已岁末,余蒲柳之年六十有八。冬十月甲寅旦,始得风痹之疾,体目眩,左足不支,盖老病相乘时而至耳。”(《病中诗十五首并序》)从白居易自述症状看,白居易患的是轻度左瘫。会昌二年(842),白居易已七十一岁,左瘫之疾,仍未痊愈,但白居易做了个梦,足疾全消,行如少年:

 夜梦上嵩山,独携藜杖出。千岩与万壑,游览皆周毕。梦中足不病,健似少年日。既悟神返初,依然旧形质。(《梦上山》)

白居易诗歌中写梦的很多,大部分描绘梦境,也有不写梦境,谈论抽象的梦。“梦”作为一种生理现象,有短暂性的特点,所谓短暂性,就是做梦的时间不会太长,很快梦就会结束。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八月三日夜作》)

假使如今不是梦,能长于梦几多时。《疑梦二首之二》

浮生短于梦,梦里莫营生。(《野行》)

梦还有虚幻性的特点,所谓虚幻性就是梦是不实在的,和现实脱节。白居易的部分诗歌,根据梦的虚幻性的特点,把梦作为比喻的喻体,比喻生命的过程、人生的进退荣辱、朋友的悲喜聚散:

但觉日月促,不嗟年岁徂。浮生都是梦,老小亦何殊。(《春暮寄元九》)

莫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杨六尚书频寄新诗》)

久别偶相逢,但疑是梦中。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逢旧》)

欢爱今何在?悲啼亦是空。同为一夜梦,共过十年中。(《结之》)

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马上几多时,梦中无限事。诚哉达人语,百龄同梦寐。《自望秦岭赴五松驿马上偶睡觉成吟》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城上夜宴》)

黄帝孔丘无处问,安知不是梦中身《疑梦二首》

有时,梦在白居易的诗中指梦想:

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不与老为期》)

暖怜炉火近,寒觉被衣轻。枕上酬佳句,诗成梦不成。(《酬梦得霜夜对月见怀》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¼¼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梦仙》)

睡眠对人来说很重要,睡的香,人才精力充沛,睡眠质量的好坏影响人的精神状况和身体健康,白居易很爱做梦,绝大部分是美梦,因此梦不仅不会干扰白居易的正常的休息,反而有利于白居易的睡眠。“一般来说梦干扰了睡眠,奇怪的是我们得到了相反的看法,并必须把梦看做是睡眠的保卫者。”[7]612

人活在世界上,总有许多不满足和遗憾,远离乡国、朋友分别,亲人故去、疾病缠身等,而人的本能是弥补残缺、追求完美,因此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有种种欲望,这些欲望有的要求极为强烈,有的潜藏在心灵的深处;有的欲望比较好满足,比如白居易思念故乡、眷恋长安这些欲望,满足起来并不太难,条件合适,回去看看也就可以了,但有些欲望根本无法满足,如白居易想和已经去世的朋友见面的欲望,自己七十高龄,又有腿疾,仍想能健步游山的欲望等。这些欲望一旦产生,现实生活中永远无法满足。这些大大小小、满足起来难易不同的欲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人,对聪明而又达观白居易来说,做梦不失为一个方便、省事的满足欲望的方式。“这些梦例或许可以足够说明梦仅能理解为欲望的满足,而且能在许多时候和各种情况下,其意义没有任何掩饰,一目了然。”[7]128

白居易自己说:“至适无梦想”(《春眠》)白居易爱做梦,梦的类型很多,绝大多数的梦是“美梦”,是“欲望满足的梦”。做 “美梦”或者“欲望满足的梦”对白居易的心理状况和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梦的心理调节作用在宏观方面,主要是维护精神系统本身额一张一弛的节奏。在微观方面,梦对精神生活的调节,主要是促进精神系统各种心理因素的平衡。也就是说,梦在两个方面对心理活动进行调节,一方面是清醒时紧张的心理活动,经过梦中的松弛,可以使其在梦中得到恢复,保证了第二天重新开始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如果这种紧张的心理活动不经过梦的修复,持续进行下去,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导致崩溃。另一方面是清醒时的某些欲望不能得到满足,人们会因此而苦闷、烦恼,梦有时能使这些欲望在梦中实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欲望的要求程度,促进了心里的平衡。”[8]白居易一生积极乐观,健康长寿应当和白居易爱做梦有关。因此维蕾娜×卡斯特说“梦对自我关爱和自我完善的行为很重要。”[9]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6月: 937.

[2] []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校. 白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572.本论文所引用白居易作品均出自该书。

[3] 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5月:230.

[4] [后晋] .旧唐书×白居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5.

[5] 肖伟韬.白居易生存哲学本体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6] 陈友琴.白居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月:42.

[7] []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孙名之顾凯华冯华英翻译.梦的解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3: 612.

[8] 碧泠.解梦密码[].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1月:3-4.

[9] [瑞士] 维蕾娜×卡斯特著,王青燕俞丹翻译.梦:潜意识的神秘语言[].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9月:178.

 

                    本文发表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三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嘲嵇康
后一篇:焦作山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