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居易:上海人为什么要哄抢旅游券?

(2009-02-26 10:55:22)
标签:

黑居易

上海人

哄抢

旅游券

杂谈

分类: 坐观天下:财经时政评论

黑居易:上海人为什么要哄抢旅游券?

昨日上午,常州市在上海派发旅游“红包”,其中包括一些热门景点的门票和酒店住宿抵用券,但蜂拥而至的市民将设在港汇广场的活动现场团团围住,常州旅游券派送活动也随之被迫中止。(225日《东方早报》)

此则新闻一出,不少网民颇有点幸灾乐祸地嘲笑“上海人没素质”,此前“上海话没 文化”的争论还没销声匿迹,对于上海人来说真有点“屋破偏逢连夜雨”的尴尬意味,莫非上海人牛年运道不利?当然不是。

作为商家来说,不论派发旅游券的动机如何,总归是以让利实惠为前提,以获利为目,并不是为了添乱,更不是为了证明上海人没素质。现场群众当然也是奔利而往。综观事件进展,常州市商家本想在半天时间内派发百万元旅游券,没料到上海市民排队的踊跃与拥挤程度,临时决定提前一小时派发旅游券,导致后来者不满才引发了哄抢。商家好心办成了坏事,赔了旅游券又折面子,其直接原因应该是估计不足、组织不利、管理不善。换言之,这种事情无论放到哪个城市,结果恐怕都一样。

换个角度想,当前经济形势下,人们对个人收入预期不容乐观,不敢轻易消费而选择节俭,碰到免费的午餐自然会两眼发光。古人讲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人们注重礼节和精神追求。如果人人都是百万富翁,谁会去在乎那点旅游券呢?谁还会为没领到旅游券而生气甚至哄抢呢?当然,指望所有人一夜暴富并不现实。某些商家发放旅游券不失为一个刺激消费的办法。

但是,我们普通大众更关心发放消费券。因为旅游券的发放多是企业的促销行为,本来就预设的相应的发放对象和群体,而作为体现居民福利的消费券应是政府的惠民行为,应该做到人人有份。事实上,发放消费券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发放旅游券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了。自古以来,老百姓认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理念。或许,上海市民正是误把旅游券当成了消费券,一厢情愿地以为应该做到“人人有份”,结果才会把失落与失望的怨气化作哄抢的行为吧。如果我们轻率地把哄抢事件当作一个普通孤例加以忽略,而不能深入剖析深层次原因,发现其中症结与病因,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

进而言之,也许发放各种各样的货币券不失为一个增加人们额外收入的好办法,旅游券、消费券等都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国家和各地区都比较倾向于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帮助老百姓度过难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这方面的先例和经验不胜枚举,但是在国内关于消费券的讨论总是说说而已,反倒是各种旅游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老百姓很穷的情况下,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担忧的头等问题,旅游不是显得过于奢侈了吗,如此发放旅游券不是有点曲高和寡的意味吗?

黑居易 2009 2 25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转载授权请主动联系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