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心理学角度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009-09-11 20:08:29)
标签:

杂谈

分类: 物理组

本学期,根据上级下发的“五严”新政,教师的授课时数减少了。学生自主的时间增多了。如何保证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时间里,更好的集中注意力,专注于课堂,专注于老师,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呢?我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课堂内外的注意力,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

这里结合本人暑期所学,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各位批评指正。

注意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我们很多人平时并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里我可以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简单谈谈什么是注意。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人的注意力,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

什么叫做指向呢?指向的意思是:你的心理活动放在哪个特定对象上。比如,课堂上的学生是注意老师还是其他窗外的什么东西。

什么叫集中呢?集中的意思是:心理活动对该对象的专注度如何,比如,自习课上学生都在埋头作业,忽然有人从教室走廊上经过,这时就会有部分学生抬头往外看,而有些学生仍埋头做自己的事。

心理学中把注意分为三种状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教室的玻璃被打坏了,所有学生都知道是谁干的,但没人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可以在班上说:打碎玻璃的那位同学额头肯定是红的,其他同学就会向那位同学看去,我们就知道是谁做的了。这里其实是用了人的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事先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现在一大群人在开会,可是你肚子饿了,你不会不开会而去吃饭的,你会等开会结束,再去吃饭的。这里就需要自己意志的努力了。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举个例子,各位看官就可以理解了。比如:新手开车与老手开车就有区别,老手开车在处理一般情况的时候,都是种习惯行为,不需要脑子里一直我怎么处理这类问题,而新手则比较紧张,容易手忙脚乱。

基于以上的说法,本人认为教师在平时要吸引学生的注意

1、  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比如教室,讲台,教具要整洁

2,  教学的内容要充实饱满

3,  教学方法要生动活拨,比如板书要规范,可以间隔的用些彩笔。声音不要太低,语言要富于变化,抑扬顿挫。

4,  维护好课堂纪律,不允许学生迟到,早退。

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

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

1,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间接兴趣。

2,  严格教学纪律,自己不随便破坏教学纪律,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首先做到,比如不迟到,不早退。

3,  严密组织教学,课堂教学设计要科学。比如上课提问,不要机械提问,不要按照学生座位顺序提问,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

4,  教师本人要精神饱满,有热情,能够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5,  讲课要深入浅出,设当介绍知识背景,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热情。

从我平时上课中,以及其他老师的介绍中,我感觉学生课堂上的注意有这样几个状况。

集中状:鸦雀无声 全神贯注 听得入迷

活跃状:发言积极 思维活跃 气氛活跃

疑惑状:情绪紧张 眉头紧皱 疑虑重重

顿悟状:群情振奋 豁然开朗 眉飞色舞

厌倦状:心烦意乱 死气沉沉 东倒西歪

松散状:漫不经心 松松垮垮 东张西望

相信大家一看就懂。

如果学生课堂上分心了,注意力不集中了,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为什么分心,是学生疲劳了 ?还是自己上的课没意思?

一般我们可以这样去控制

1、超前控制

比如容易互相讲话的学生,可以让班主任设当调换位置,不给他们创造讲话分心的条件

2、信号控制

目光扫描,教师行间走动,这样能不动声色的对学生分心进行干预。

声音提醒,教师可以忽然停止授课,让学生关注你,把学生的注意吸引过来,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也能明白教师的意思了。

3、  提问控制

可以设当对走神的学生进行提问,当然提的问题尽量不要难为学生,目的是为了让他精力集中,关注课堂。

4、  表扬或者批评控制

这层意思各位同仁看官应该都能理解。但我认为还是都用表扬的好,因为表扬给人指明了方向,有指导性。而批评仅仅是抑制作用,没有给人指出努力的方向。

 

 

现在有个情况,各位来看看,比如班上有学生听课的时候,习惯用手托脸,有人用整个手掌托,有人用一两个手指托,你说那种情况是表示该生精力集中呢?

当然,反过来说,人们都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存在。学生有时犯错误,或者捣乱,或许也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一个从不被他人提起的人,他的内心是很痛苦的,会形成心理障碍的,比如,若干年前的马加爵事件,他的出生时那么的卑微,他的自卑,他的不被人注意,形成了心理障碍。是不是因为贫穷,所以被歧视。因为被歧视,所以愤怒。因为愤怒,所以反社会。

以上是结合我暑期听的一场讲座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所写的一点东西,肯定有不当的地方,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袁明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