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线路投运日期的逐渐临近,我们这支验收队伍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再次奔赴了工作现场。根据事先制定的轮换和互检的原则,这回我所在小组负责的标段变成了林芝至米拉山口之间,驻地也变成了工布江达。这种调整不仅有利于工作,当然对于我也算是正中下怀,这样我就又有机会在工布江达住几天了。有了上次的经验,这回准备起来格外的简单,除了基本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外,就是我必不可少的相机和镜头。当然,这回我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没有偷懒,带上了我的笔记本电脑。从验收情况看,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晚上还是有时间上上网、写写东西的,我也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把最新鲜的见闻和体会与朋友们分享。
工布江达和墨竹工卡一样,是个县城,属于林芝地区管辖,号称是林芝的西大门。相比墨竹,工布所在地的海拔只有3300多米,不仅低了些,而且气候也相对湿润了很多。工布县城距离拉萨大约还有270多公里,所以和上次轻松抵达不同,这回我们跑了将近大半天,虽是早晨8点多就出发了,但抵达的时候午饭点都快过了。期间翻越米拉山口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山口的标志性物件,我想来过的朋友肯定应该知道,那就是一个白色的牦牛雕塑,号称雪域之舟,很多游客都曾经在此留过影。但让我惊讶的是,果然如前两天同事们传说的那样,牦牛不翼而飞了,据说可能是因为工程款的问题,被施工方吊走了。哎,这可是有些可惜,不知道这雪域圣物是否还能再次傲立米拉山口。
和墨竹一样,工布江达也是在尼洋河以及318国道沿线,属于前往林芝的必经之地,我也是经过很多次了,但同样是印象不深,这次专程来访,倒是让我眼前一亮。总体感觉比墨竹显得宽阔、大气,而且看街道上的建筑也显得更新更漂亮。当然这些也是内地省市帮助的结果,这里主要是由福建省援建的。和墨竹不同的是,环顾整个工布县城,带有福建省标志的东西并不多,只有县城中一座跨尼洋河的大桥及相关道路的命名带上了泉州的字样。

县城的文化广场显得挺有气势

建筑显得很新、很现代

县城内部也显得很大气、整洁

跨越尼洋河的泉州大桥
工布江达县城里宾馆不少,我们根据施工方的安排,住进了一家果林卡宾馆,这个“果林卡”据说就是工布所在地古时候的地名。宾馆条件相比墨竹的思金拉错相差不多,房间虽然略微小了一些,但显得很温馨,主要原因在于床上的大红铺盖,不仅让人觉得很喜庆,也给房间增色不少。

乍一看象新房,哈哈
除了床上的铺盖很喜庆,房间的桌子上还放了一堆书,随手翻了一下,其中既有工布江达的县志,也有旅游推介手册和照片集,数了数共有四本,再看看房间里和走廊墙上遍布的工布风景相片,真是能够深切感受到当地人对旅游的重视和宣传,从这点上看,的确要略胜墨竹一筹呀!

丰富的资料
宾馆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是让我非常遗憾的是,无论是有线和无线都不具备上网的条件,这也让我辛辛苦苦带来的笔记本电脑一下子功效大减,只能当个日记本使了!
虽然是过了中午才到达工布县城,但这第一天的工作可丝毫不轻松,因为我们要继续前进,直奔电力线路的林芝侧起点,检查整个工作的进展情况。不过这倒是正好,因为最近一位博友,当然更是驻藏部队的老前辈在留言里多次询问我关于巴河镇以及老虎嘴工程的进展情况,这下我正好可以顺手考察一下了。沿着尼洋河顺流而下,大约也就是40分钟车程的样子,我们就来到了巴河小镇。这是一个由广东省援建的小镇子,主要街道看着也就是那么一条。不过不要看这巴河镇不大,但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巴松措景区的大门,而且还专门修了一个非常精致、醒目的牌楼。不过,由于现在已经是旅游淡季了,所以那种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场面已经不在了,倒是政府借着这个游客减少但气候尚可的时机搞起了内部整理,把街道弄了个底儿朝天,显得有些凌乱。

巴松措景区的标志性牌楼

巴河镇边的“工布饭店”

巴河虽小,但法庭却还比较气派

正在施工略显凌乱的巴河镇街头
过了巴河镇,离巴松措湖就已经很近了,这也是工布地区最有名的景点了。哈哈,这回更该有朋友说我幸福了,工作到哪儿都有著名景点相伴。没办法呀,西藏电力的主要支撑是水电,所以很多项目都与名湖圣水相伴,这也是当地特点所决定的嘛。包括上面提到的老虎嘴水利工程,实际就是在巴松措湖下游利用下泄湖水进行发电的,而在这一流域,类似的水电站还有几级,老虎嘴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目前这个项目还处在施工阶段,路过时我从车上拍了几张,不是很清楚,没办法时间太紧,没功夫停留,就算是给这位博友做个交代吧。

老虎嘴施工现场一瞥
在这儿关于水电想多说几句,凡是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水电工程是个系统工程,尤其是在西藏这样生态环境好,但却非常脆弱的地区,进行水电施工尤其要注意保护环境。老虎嘴工程就是个例子,不仅国家审批的时候很严格,整体施工中也一直是很注重环境保护的,就连距离巴河镇不远的工程指挥部都建的很绿色、很环保。

指挥部小院内的一角

来个小广告,呵呵
再看看指挥部门口高高矗立的宣传牌,与周围的美景几乎融为了一体,真是希望我们将来的水利工程在造福当地百姓的同时,也能成为西藏自然景观中新的亮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