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和语文
(2008-10-23 16:35:29)
标签:
语文兼语式作文博文高考 |
分类: 随笔感悟 |
(感谢博友“老骥”对此文的评论。深知其中更多的是对我的鼓励和期望,我也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其所言却是我开博的本意和追求!知我者,老骥也!谢谢!)
老骥:2009-11-13 22:03:03
阅读老弟的博文,最深的感受就是两个字:可信。因为你从不搬弄八卦,从不故弄玄虚,从不夸大炫耀,从不含糊其辞。看得出来,老弟是平静而又淡定地面对生活,忠实而又客观地反映生活,严肃而又认真的书写博客,真诚而又朴实的与博友交流。这就应了那句老话,文如其人了。
我初上博客的时候,见过不少浮华之极的“雅作”,炫目得不得了,曾感叹自己与人家的差距太大了,没有一点资格与他们对话。
半年之后,那些雅作雅人渐渐地不那么吸引我了,因为,我发现了一些实实在在做博客的朋友,一些言之有物,读着踏实,值得相信,总能给人以收获的博文及朋友。
尽管我涉博很浅,阅文不多,交友极少,但半年多的实践,也初初嗅得了一些味道,似乎懂得了应该看什么样博文,吸收什么样的养料,学什么人的品质,教什么样的朋友。
今天读了你的《博文和语文》,又一次让我领略了你质朴纯真的心怀,享受了一番原生态的美味。这比那些用粉条充鱼翅的“佳肴”好吃得太多了。因此啊,我要感谢老弟的有什么就做什么,有什么就给什么的真情奉献。
学文贵在学人,这应该是学文的最大收获了。
周末之际,哪也不去,能安安静静地和老弟唠唠嗑,这心里头还真是美滋滋的!
也祝老弟周末愉快啊!
最近和许多朋友聊天,大家经常会提到我现在写的这个博客,当然因为都是朋友嘛,所以大家对我的鼓励很多,什么文笔不错、景色挺美之类,也有个别的同志提了点批评意见:写的还成,照相水平不咋地!这个他还真说的不错,我本不会照相,以往都是记事型照相,把人和景色放在一起照一张表示来过了,仅此而已,要说构图、用光还根本谈不到,不过这来拉萨的时候,有同志已经在路上已经开始教我了,而且到后来已经对我的个别照片的构图表示欣赏了,照这么下去,我的作品早晚也能上回杂志了吧?如果真能行,我一定要拿稿费请批评我的同志吃饭,让他也教教我摄影!
玩笑归玩笑,我开这个博客其实就是为了记录自己去西藏的生活,将来回过头来也好有些记忆,另外就是给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报个平安,省得我挨个说了。写起博文来也都是随性而发,谈不到文笔、谈不到结构,写给自己的成分大于写给别人看。但通过和大家的聊天,我才知道还是有很多的朋友和同事关心着我,关心着这个博客,而且一个朋友曾经这样说,这个博客让原来很多不了解我、甚至是不认识我的人,开始认识、了解和关心我,这可是让我手心里捏了一大把汗呀。当然感谢、感动之情还是首先的,但是其次就是紧张了,毕竟从小到大我最怕的就是语文课考试的命题作文了,一旦我想把一个东西写好,那肯定是适得其反、文不对题了。记得小时候,老师总是教育我,写一篇文章要讲立意、讲结构,要反映中心思想等等,因此,每次写作文都要冥思苦想一个深远的立意,然后尽我所能的把文章引向一个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或者立志成为一个什么家这类的主题。尤其有一次考试,题目是“假如我是(能)。。。”自拟题目,文体不限。班上的同学不是“假如我是科学家”,就是“假如我是总统”之类,最惨的好像也是“假如我是校长”,我也不例外,题目更狠——“假如我能主宰世界”,然后写了一堆如何减少饥荒、消除贫困、维护和平之类。结果老师考试后给我们念的范文是我同桌一个小女孩写的文章,题目居然是“假如我是售票员”。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孩子都是天天要做公共汽车上下学,每天都要挤车和售票员打交道,再熟悉不过了。而这个小女孩写的就是,如果自己是售票员,要如何扶老携幼、如何照顾上学的学生、如何微笑服务等等,总之我们经常碰到的车挤、吵架以及售票员态度不好的问题她全提到了,让人感觉很亲切。从那次起我也终于体会到了写作文一定要写自己身边的事、熟悉的生活,也就是有感而发,所以我现在写啥也都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如果非要我写出点主题来可就难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多包涵了!
说到了作文就让我想起了从小学到大的语文,其实我是非常喜欢上语文课的,尤其是古文,更是让人感觉到前人的伟大,用词用字精妙,一篇文章也好、一篇诗歌也好,往往让我感到少一字不行,多一字累赘,而且也是朗朗上口,到现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还能记上几句呢。只可惜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对语文的喜爱也就渐渐成了记忆了。上了12年语文课,有两次印象非常深刻。一次是初中的时候,上语法课,老师讲了一个句子,好像是“班长让大家去做操”之类,问大家这是什么语法,全班鸦雀无声,我仗着胆子回答了一下这叫兼语式,因为正巧自己看其他书的时候有点印象,结果立刻得到了老师的大声夸奖,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好聪明的小伙子!”当时那个骄傲劲儿就别提了,对语文的兴趣估计从那时起也开始大增,都过去20多年了我还能记得,可见鼓励式教育的重要作用呀!另一次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没那么甜蜜了,那是参加高考的时候,第一门就是语文,当时北京的考题是两部分,第一题是10分,让写自己考前的心情;第二题40分,是一段小故事:两个小姐妹逛公园,看到了盛开的玫瑰,姐姐一伸手被刺扎了手,大声说这个花不好,有刺!而妹妹则说这个花这好,刺上有漂亮的花。让以这个故事为题写篇议论文。我就写了当时最流行的题材改革开放,中心意思就是说如何看待改革开放,改革有成果,同时开放也会带来问题,成果象花、问题象刺,应该辩证对待,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忽视问题。总之考下来感觉很好,由于是第一门嘛,感觉顺了紧张情绪就小了很多。谁成想分数下来,作文一共50分也就得了十几分,语文考了个69分,满分120,居然不及格。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最后一次考试、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居然是这么个结果真是无法接受,到现在想起来还有去查分数的冲动呢,幸好总体分数没有太大的影响,也就过去了。这就是期望和结果巨大反差的结果,到现在我想起高中语文老师还觉得不好意思呢。不过语文也好、作文也好,乃至生活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自己的心得,别人无法做出完全的评判,自己也无须过多在意这种评判,毕竟生活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