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可喜欢你》——曹尔瑞

(2011-03-04 21:22: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艺术·殿堂

   http://s15/middle/5b49e2b8g762a6c9a251e&690

    “三翻翻,六坐坐,七爬爬,小宝宝会走了……”伴随着小宝宝天真的笑声,舞台上的一群姗姗学步的孩子们用他们憨态可掬的表情,夸张的肢体动作让这个作品在整场比赛中耐人寻味。第五届CCTV舞蹈大赛少儿舞蹈专场中的《宝宝会走了》,种种场景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虽然没有高潮的技艺、复杂的动作,确是掀起了场内外观众的阵阵高潮。

去年的博文中我有提过这样一个问题,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的艺术教育业余组专业化,专业组技巧化,而少儿组成人化,那些整齐划一,那些个技巧堆砌让很多的少儿作品距离观众于千里之外……做了近20年的成人舞蹈教育,对少儿这一块我之前几乎从不问津,片面的认为它可塑性的不强,缺乏生动。今天,曹尔瑞老师的作品让我羞涩,让我惭愧,让我顿悟。就像写论文一样,细观曹老师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很小动机的拓展与延伸。又巧妙的捕捉了孩子们的独特天性,深入人心,吸引着在场所有观众的心。

   一个艺术家要有“真、善、美”的内心,一个舞蹈作品则要拥有“真、善、美”的灵魂, 抓住孩子的动作和心理,便抓住了少儿舞蹈创作的灵魂。儿童舞蹈最珍贵的特点应该是一份属于孩子们的纯真。

《宝宝会走了》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正是孩子在生活中的真实写照,而宝宝学走路摔倒的时侯肯定又会个惯性动作:屁股落地、双手前伸、前倾、抬头……就这足以让观众忍俊不止了。让我们来看一组作品中有趣的剧照,都是截图来的,(不是很清晰):

剧照一:好奇,站不稳——趴下

http://s13/middle/5b49e2b8g9de2ac582f6c&690

剧照二:难过撒娇,要哭——要抱

http://s9/middle/5b49e2b8g9de2a209cc98&690      http://s3/middle/5b49e2b8g9de2a260fc02&690
   剧照三:再试试,站不稳——坚强准备站立——还是趴下

http://s9/middle/5b49e2b8g9de2be948ef8&690
   剧照三:坚决站立,蹬蹬腿——弯弯腰——晃晃悠悠站起来

http://s6/middle/5b49e2b8g9de3971e6a45&690   http://s9/middle/5b49e2b8g9de39779ffe8&690  http://s7/middle/5b49e2b8g9de397c5b146&690
     
http://s12/middle/5b49e2b8g76305c00b61b&690          http://s5/middle/5b49e2b8g9de398464484&690

剧照四:最后的坚强,站——翻滚——跪——坐——站——跑……呵呵!终于……http://s3/middle/5b49e2b8g9de3a5d51602&690             http://s7/middle/5b49e2b8g9de3b8b2a336&690

http://s11/middle/5b49e2b8g9de3a72b172a&690  http://s14/middle/5b49e2b8g76305d8a27bd&690  http://s15/middle/5b49e2b8g9de3a8211b1e&690

http://s8/middle/5b49e2b8g9de3a85b9c77&690

 细观《宝宝会走了》,不难发现亲爱的曹老师真的找到了孩子最形象的生活语言,并挖掘了孩子们每一阶段最明显的肢体特征,并加以了艺术化的雕琢。我们不仅感受到孩子们蹒跚学步童真童趣,同样也感受到坚持不懈学走路的宝宝在摔倒时的坚强。在编排队型上面也是层层推进,一个两个一群一片,层次高低错落有致。在形象设计上曹老师将中国最具名族特性的虎头帽与虎头鞋搬上舞台,加上舞蹈中孩子们特有的夸张动作和面部表情,配上带有宝宝话语的背景音乐,使其成为了一部成人所无法复制的、真正属于孩子们的舞蹈作品,无形中做到了“儿童”与“成人”的界限区分,这也是曹老师儿童舞蹈作品的独特魅力。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2ZH00SIGG.gif

 我想,任何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都是挖掘了它最接近生活最原生态最灵魂深处的情感。今年年初我就给自己布置了新的作业,就朝着这个方向走,我想看看自己本年度最后能做到怎样。

 前些日子在寻找杨丽萍老师与自然界的融合,对于杨老师我几乎不敢多言,那是一种延伸到极致的无需雕琢无需多言的美丽。她的艺术气节,她的执着让我那段时间久久的不能入眠。说到艺术上的勤奋她只是淡淡的对记者说: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女人不去吃苦么,日子过不甜呢………曹尔瑞老师不是也这样说了么:我相信一句名言,你只要一辈子坚持干一件事情,将来你会达到连自己也吃惊的境地。

    在这里,我淡定的走着自己的路。我的前面有众多的老师,她们内心的艺术情感与我心灵深处轻轻撞击着,她们根深蒂固的执着将我的双手紧紧拽着。不论我能走多远,我期待着自己的再次挖掘,期待自己能找到遗失了多年的个性,还有那经过历练后坚强不屈的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