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9-08-04 16:37:42)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日志

    在学校情境中,大部分问题解决是通过解决各个学科中的具体问题来体现的,这也意味着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有效的思维方法或心智技能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解决问题,教师既可以结合具体的学科内容教授相应的心智技能,如审题技能、构思技能等,也可以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教授心智技能或者策略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教师在教授思维方法时,应遵循由内而外的方式,即把教师头脑中的思维方法或思路提炼出来,明确地、有意识地外化出来,给学生示范,并要求学生模仿、概括和总结,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盲目摸索。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应避免低水平的、简单的提问或重复的机械练习,防止学生埋没于题海之中,应考虑练习的质量,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时段等来精选、设计例题与习题,充分考虑练什么?什么时候练?练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练,如何检验练的效果等等。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的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后才去套用公式或定理去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教育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多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批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识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