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适能力是一种潜能存在。就是人们自觉主动地应用心理学原理,通过疏导、支持、解释、启发、教育等手段,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减轻或消除内惑不适、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精神症状,改善认知水平,消除不良行为,提高应对危机的技巧,促进人际和谐,回归社会,并通过社会功能和社会适应力,促进人格成熟,矫正心理偏差,恢复心理健康的过程。心理调适能力良好的人,能够做到自觉、能动、有选择地改造和利用环境,使眼前的瞬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即使遇到不快也能很快摆脱。而缺乏心理调适能力的人,要么沉浸于过去的生活难以自拔,要么担心未来生活会遇到不测,整天忧心忡忡,寝食难安,从而破坏了心态平衡,丢失了健康。
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想提高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首先,自我认知与自我调控的统一。自我认知是接受和评估信息的认识过程,是产生应对和处理方法的过程,也是预测和估计结果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测问题结果的过程。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和情绪的产生有赖于对情景所作出的评价,这些评价又受个体道德、信念、假设、人格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当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时,也就认识了自己的需要、价值观、态度、动机和情感,认识到自觉内心的冲突,并根据真实自我自觉调控行为,同周围环境达成一致。
其次,角色定位与环境需求的统一。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以不同的角色存在,比如,工作中的上下级之别,家庭里的老幼之分,即为人妻又为人母,即为人父又为人子。多重角色本身并不构成矛盾,只是在进行角色转换时不能和环境保持一致,就会产生矛盾。如将家庭矛盾带到工作岗位,或将工作的烦事带回家里,这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矛盾激化。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不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先冷静地放一放,也许换个角度就能迎刃而解,不必当时就针锋相对。人始终离不开生存环境的制约,任何个体的角色定位都取决于所处的社会组织结构。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需求,都要正确地认识自我,调整心态,不过高期望,也不过低评估。
最后,自我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自我疏导就是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向他人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便能很好地开阔视野,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经常采用以下缓解压力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维护身心健康:
1.正确认识法。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即透过当事者对事件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件的信念这个桥梁,最终决定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那些乐于接受挑战的人,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心理健康水平就高;而不愿面对困境,回避退缩的人,消极处世,心理健康水平就低。可见,正确的认识方式,是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重返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2.意义寻觅法。这是一种自我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生活目标的心理自助方法,其核心是要学会寻找失落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建立明确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自信地面对和驾驭生活。因为它能直接影响人的精神和情感,进而影响到身心健康,所以对每个渴望身心健康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失去它生命将变得没有意义,当一个人懂得为什么而活着时,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3.心理支持法。这是一个人自觉遏制不符合目标需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有意激发和保持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探索、筛选、决策、计划等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它可以减少压力柯尔蒙,增强免疫细胞,促进人际和谐,赢得身心健康。
4.合理宣泄法。这是利用或创造某种情境,把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避免精神崩溃,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心理治疗方法。当自己感到心情压抑时,一定要尽早地进行调整,不妨找朋友聊聊天,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听听音乐,看看电影或暂时离开产生消极情绪的场所。
5.身心放松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机体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其核心是环境要安静,身心要平静,在意念的支配下,使情绪、肌肉放轻松,从而到达自我完全放松。瑜伽就是在静与松中将压力得到缓解,使肌肉和精神得到完全放松的方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