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扫尾之旅--平远头村长城

标签:
长城小分队旅游自游友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我们四条龙龙年扫尾之旅的一个重点就是看看山西省境内天镇县的古长城,从西洋河城出来后,我们就进入了山西省天镇县。天镇县位于山西省最东北端,东与河北省怀安县相交,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相邻,西接山西阳高县,而平远头村又是天镇县最东北的那个犄角,一个堪称“鸡鸣一声闻三省”(区)的小山村
寻找平远头村长城,经目测,我们在离长城以南几公里之外途径平远堡。平远堡已经没什么东西了,平远堡为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天镇县境内。明长城宣府镇与大同镇之结合部,资料显示:平远堡在长城南约5公里。据《三云筹俎考》载:堡城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土筑,隆庆六年(1572)砖包。城高二丈五尺,周二里八分,明时在此设守备驻守,分管长城十二里,边墩二十座,火路墩十三座”。嘉靖年间,蒙古兵曾由此入犯宣府、柴沟等地。今堡包砖已被拆,只残夯土城墙
一进入山西省天镇县,我们就感受到当地百姓保护长城的意识,他们招呼我们进入他们的农家院,让我们观看长城遗迹
天镇县位于山西省的最东北角,而平远头村又是天镇县的最东北角。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是明朝中晚期北疆的边界。明前期,为了扫除北方少数民族对边境的骚扰,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
山西境内的外长城就是由河北省桃沟村和马市口,分南北两路进入山西省天镇县境内,从天镇的平远头村开始的。南路由马市口向西进入天镇平远头村的长城,沿山坡平地西行,全为黄土夯筑,十分坚固雄伟。大致向西到新平尔村,与北路长城相交
村北的山坡上矗立着一个陡立的墩台,那是一个观察长城的制高点。一舟之旅爬上去了
墩台是古代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城沿线和关的附近,城堡周围,均根据需要修筑。有的修筑在高山险要之处,有的建在平地较高的地段,有的修在交通要道,有的建在长城墙上。据戚继光《练兵实纪》谓:“堆烽解: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根据《太白阴经》卷五烽燧台篇第四十六记载:“经曰:明烽燧于高山四望险绝处置,无山亦于平地高回处置。”
平远头村长城最早修筑于汉朝,明朝对这段山腰上的长城进行加固,并在西北面山脊上又修了一道长城,当地人称“头道边”
《史记·索隐》引《纂要》云:“烽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烽立昼,燧立夜。”又据《史记·正义》记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烽,土橹也;燧,炬火也,皆山上安之,有寇则举之。”每当遇到敌情时,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及时通报敌情。纵然在千里之外,边塞敌情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到上级指挥机关,直到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