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长城小分队自游友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盘阳村是我们此行捡到的风景,那是去往红旗渠青年洞的路上,马路边一个不起眼的牌牌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上书“千年古刹”,我们就决定,从青年洞折返回来的时候一定去里面一探究竟,结果我们捡了大便宜。盘阳村原来是个有着7000年文化历史的古村落
盘阳村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地带,距红旗渠渠首31公里处,是位于漳河边的古村落
20世纪70年代,村东发现两件石斧、一件用于制陶的陶拍和一根用于碾谷物的磨棒,都是距今约七八千年的磁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该村有着如此长的历史,文物古迹的时间连续性强,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林县旧志》记载,五代和宋代曾在盘阳设采造务,在这里设置监官和工匠600余人伐木,通过漳河水运至河北,以供建筑城池、仓库和制造兵器所用
2000年,村民在家建房挖土时发现一枚秦半两钱和一枚汉代吕后时的半两钱,其中秦半两钱在林州市属首次发现
盘阳村内有一座八角亭,进入即为法济寺,八角亭始建于明代,占地63平米,高9.7米,由六根直径为0.45米的立柱和八个挑角组成。民间传说,有一次维修此亭,从亭上拆下一根旧椽,椽上写着:“胜我者加椽三根,不胜我者去椽三根”两行小字。意思是说后人维修,如果技术高,维修时还可加三根椽,如果技术不行,维修后就会剩下三根椽。此亭现为“林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济寺中据说有一个北魏时的佛座,上面雕刻有48个北魏时期的人物,是迄今为止林州市发现的最早石刻,可惜大门紧闭
1943年,该寺被日本侵略军炸毁。现仅存一座大佛殿。该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式琉璃瓦顶。檐下置斗拱。整座殿宇从落在青石砌筑的须弥座式台基上
老乡说这是从房顶掉下来,我说就这么一块东西要是美国的物件,它得拿水晶罩罩上非整成万年流芳不可
由于和当地人方言交流的原因,一直没问清楚这位隋唐将领李靖和这座法济寺有什么关联。李靖:卫国景武公(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著有数种兵书,惟多亡佚。
2008年,村民在村北虚粮墩的土台附近捡到多件布纹瓦、绳纹瓦,并发现了东汉时代的“位至三公”瓦当
1960年3月,中共引漳入林工程委员会全体扩大会议在盘阳村召开,会上建议将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