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2012-05-25 07:49:15)
标签:

校尉胡同小学

北京四合院

旅游

分类: 旅游与摄影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看来命中注定会和怡亲王十三爷胤祥有缘,上个月刚刚拜谒了他在河北涞水的怡亲王园寝,今儿个就要说到这位十三爷在京城的第一座怡亲王府(京城先后一共有三座怡亲王府)。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居然不知道,我们校尉胡同小学的校址原来就是这位十三爷府邸的一部分。史料记载:怡亲王王府最早在明朝时是著名的“十王府”,满清入关后,这里就成了清王公贝勒的府邸。雍正年间,这里成了怡亲王胤祥(康熙十三子)的王府,雍正八年(1730年)胤祥死后,雍正念其生前对自己获得帝位的巨大支持,尊其遗愿舍宅为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建成。胤祥死后谥曰贤,并世袭罔替,寺名由雍正皇帝钦赐,并依其谥号取名“贤良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于贤良寺内设藏经馆,广集经本,校勘编纂《大藏经》。乾隆二十年,贤良寺迁建于冰碴胡同路北,之后,贤良寺便成了外省的朝廷重臣进京朝见的住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晚清炙手可热的地方督抚进京都寄住于此。李鸿章第一次进京时便住这贤良寺,之后的无数次进京,李鸿章均居贤良寺。1900年庚子事变之后,正在两广总督任上的李鸿章从广州被调回北京与联军议和。当时的北京城里,八国联军宣布除了“两个小院落属于清国政府管辖”之外,京城的其他区域都由各国军队分区占领。联军所称的“两个小院落”,一个是与联军议和的庆亲王府,还有一个就是李鸿章回京后居住的贤良寺。怡亲王府邸地处帅府园一带,面积很大,据绘于乾隆年间的地图,怡亲王府西临王府井大街,东至校尉胡同,北到金鱼胡同,南至帅府园胡同,包括了中央美术学院等一大片地方。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现存的校尉胡同小学是当年隔壁兴建王府饭店向西迁新建的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校尉小学旧址,也就是贤良寺的位置应该是这条死胡同的尽头,我这在这里走过六年半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现在这条死胡同的门牌号码还都是以校尉胡同甲XX号命名的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原来的学校门大致在这个位置,早已面目全非,这个位置原来是座王府大门,面阔三间,中间是过道通向校内,左间是传达室,右间是值班室,右间值班室的那张床我还躺过,那是因为有一次在校园里开什么动员大会,天气巨热,俺中暑就晕菜了,被老师同学又掐人中又抹擦后背撂平在这里才缓过来。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印象中,进入校门(王府大门)以后是这样的(一进院落),我的小学一年级就是在左边那间小房度过的,记得第一天上学,书包里就放着一把玩具手枪,还跟邻桌的女同学臭美来着。通过穿堂过道就是二进院落,二进院落中间是一座很高大的大殿,印象是绿琉璃瓦歇山顶,大殿前有很开阔的台基,一般学校的重要活动都是在那里举行,因为隔壁是北京纸盒厂的原因,大殿内就是我们的校办工厂,干的就是:纸盒厂用机器把带有北京果脯标志的切割印刷好了,我们把多余的边边沿沿掰下来,码放整齐,新切好的纸片跟刀子似的,我们的小手没少被剌出口子。大殿的东南方向有一棵大树,足足有二十米高。大殿后面是第三进院落,记忆中都不是老房子了,大殿的西侧有一小套院,面积不小,四面房间都是面阔三四间房的开间,我们管它叫小西院,我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加入红小兵的,似乎是1973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那天。


我的胡同情结--我的小学和十三爷王府是一宅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贤良寺内还有僧众。后来僧众被遣散,部分房屋被作为校尉小学的校舍,当时贤良寺的主持吴金鼎成为小学校长。寺院的前殿、东西配殿及后罩楼一层被用做教室,正殿和后罩楼二层存放经书和法器,寺中石碑被移至五塔寺石刻博物馆。贤良寺也深处于居民的大杂院之中。1988年贤良寺所在地区开始进行拆迁改造,金鱼胡同、校尉胡同、冰渣胡同的居民房被拆除以拓宽马路、改造街道、修建王府饭店。1990年代,校尉小学改建,贤良寺的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只剩下寺东边的一进小院,深藏在校尉小学的高楼东边。这是现在学校后身开的一门,改坐南朝北了,是北京东城区教委的办公地,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贤良寺的老物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