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泼了墨的英雄王二小故居


标签:
王二小上庄村乌龙沟长城春之旅冀西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因为我们当天的留宿地定在了希望工程受救助第一人张胜利所执教之地--东团堡乡,于是,我们从涞源县城出发北上前往王二小故居所在地--上庄乡
上庄乡不大,紧靠112国道,经向老乡打听,在距离国道边不远的上庄村找到了目的地
王二小,(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广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中,王二小排行老二,又名王朴,据说父亲起名原意是希望他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早晨,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13岁的王二小正在山坡上放牛,看见了鬼子,很担心鬼子摸进八路军和乡亲们隐蔽的那条山沟里,可是这时候跑回去报信儿已经来不及了。这时二小忽然想起来,为了粉碎鬼子这次进攻,八路军的骑兵连就埋伏在石岭子上。二小故意暴露了自己的目标,正在山谷里瞎撞的鬼子兵一见到二小,连忙把他从山坡上抓来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口袋阵里。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鬼子一下傻了眼,直到此时才知道上了当。二小想趁敌人惊魂未定的时候向灌木林跑去,这时,鬼子军官朝他举起了洋刀,第一刀削去了王二小右手的五个手指,第二刀刺向了王二小的胸膛,把他摔在一块巨石上。八路军一举全歼了这股敌人全歼此股日寇,战斗结束后,几个战士扑向流着鲜血的二小,当时他还活着,大家把他和另外两名受伤八路军战士一起送到刘家庄,可惜伤重无治,为国牺牲,永远长眠在了刘家庄的深山老峪里。
虽然把老房子翻新了是对英雄的崇敬,但不知何故,那块刻有王二小故居的石碑上被人泼了墨迹
我不是愤青,但对英雄的敬仰早已有之,英雄为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带来勇气和力量,这理应是我们社会精神传承的主流,亦即民族和人文的灵魂所在。在每个早春,看到那么多人去祭奠英烈,至少证明了英雄情结正在回归,愿更多的人重新拾起这份虔诚与敬仰。
看看上庄村其他的老房子,几乎是被垃圾所包围,我不反对对英雄故居遗址的保护,但英雄王二小已经牺牲70年了,他的家乡还如此状况,我们真得很无语。
从和村里老乡的交谈中似乎听出些端倪,王二小一家是上庄村里唯一一家王姓,他们是从山东逃荒而来,是个外来人。。。。。。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词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山沟里掩护着后方机关,掩护着几千老乡。
正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敌人来到这个山口,昏头昏脑地迷失了方向,抓住了二小要他带路。
二小他顺从地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我们的埋伏圈,四下里乒乒乓乓响起了枪声,敌人才知道受了骗。
敌人把二小挑在了枪尖,摔死在那大石头的上面,我们的十三岁的王二小,英勇地牺牲在山间。
干部和老乡得到了安全,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他的脸上含着微笑,他的血染红蓝的天。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放牛郎。
白音胡舒:乌龙沟长城行摄
一舟之语:【2012迎春之旅-1】乌龙沟:万里长城敌楼最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