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山下农家院

标签:
桓仁五女山老崔农家院桓龙湖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我外出旅行有一毛病,就是走到哪儿都爱套磁(北京方言:套近乎,搞好关系的意思),和陌生人无论高低贵贱,合了适了就能一壶里喝大酒,一锅里吃大肉。有例为证:云南香格里拉藏族版的洛桑丹曲,箭扣长城西栅子村的杨二,长峪城的老姬家,山西老牛湾村的老吕家,陕西乾坤湾的红红农家院,柳沟村的莹莹家,贵州凯里脚里村苗族的陈萍大姐家......等等,都是这么认识的。反正走哪儿都不拿自己当外人,经常性地和“革命群众打成一片”,这可能是基于我是北京胡同串子的秉性吧?可我小时不这样,是一副乖乖虎那样性格的孩子,恨不得说话都脸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和一舟之语酒后话密的状态无二了,不过,一舟嫂子说了:酒后话密那是特长,咱得学着点。但让我说,可不能瞎侃,这里有很高的情商技巧在里面,搞不好露宿街头的可能性也很大。闲篇儿扯远了,这次在桓龙湖尽收美景得益于在一个农家院的选择,本来行前知道桓龙湖边有一个知名的住处--五女山庄,我也去了,价格不菲不说,它坐落的那个位置是在桓龙湖的一个小拐角,视野不好而且太亲水了,水天一色并不适合拍日出日落,登高远望视野才佳。出门在外,只要天不黑,我是最不担心找不到地方住的人,毕竟现在搞旅游的越来越多。于是,开着车就往山上走,直接开进了这个位于五女山城南麓的原大东沟敬老院(现果园农家院)栅栏门里,虽然空空荡荡,但我很喜欢清静,在户外,太多的恐惧心理是没有必要的,果然主人一家三口都很热情
陕西老牛湾村老吕家,临走时非让我们带着小米和绿豆,十一期间,博友在路上一家去那里不光享受同等待遇还门票打折,“革命前辈”就是铺路石啊!
这回在桓龙湖认识的老崔是位50后的满族人,五女山果园农家院“院长”,初次见面,我送了老崔一瓶长城小分队队酒“牛二”及“中南海”烟一盒,这就叫套磁,人家觉得你亲切,他就不拿你当外人,你也就感觉到家一样了,出门在外,这是最需要的,观风景跟心情关系大了
老崔家很实诚,我们本来点了四个菜,他儿子说:您也自己带了点儿菜,不成给您加工加工就别点太多了,省得浪费,多实诚的老乡啊!
结果,我们吃了个老崔家做的鲶鱼茄子和豆腐白菜汤,我们自己带的河蟹,还有带的剩肉放里点儿青菜一炒又成一盘新菜
老崔说:都是网络惹的祸,游客基本是慕名而来的,都四处宣扬20块一位住宿,想涨都涨不了了,我说:那您干脆就甭涨了,明年我还来。我们三人连吃带住带拿(老崔媳妇装了一袋子煮熟的东北老玉米和蒸熟的红薯让我们带在路上吃)一共才花了160,比五女山庄单住一房间都便宜。更重要的是还结识了五女山下老崔一家,老崔也不客气,让我顺脚送他到桓仁县城,这就对了,客气就不是一家人了
挥手告别五女山下果园农家院,明年我还来,老崔说:每年的九月份是最好的时节,我知道他说的是丰收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