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晋北行第五天: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镇北台--红碱淖--东胜--鄂尔多斯--寺沟村--桦林堡--偏关

标签:
红石峡寺沟村成吉思汗陵镇北台红碱淖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陕北晋北行第五天:榆林--红石峡摩崖石刻--镇北台--红碱淖--东胜--鄂尔多斯--寺沟村--桦林堡--偏关
真是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原计划“陕北晋北行”第四天的住宿地放在陕西内蒙交界的红碱淖,因为遇大雨、堵车等原因把时间给耽误了,走夜路不安全,以至于第五天的行程也跟着缩短了,本想把天下黄河第一湾--老牛湾作为最终目的地,因为时间的关系,住宿地也只能放在偏关县城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偏关县政府宾馆内被便衣警察破门而入,哥儿俩懵懵懂懂仅穿三角裤头乖乖亮身份证”的“严重事件”发生!全天从榆林早上七点出发途径红石峡摩崖石刻--镇北台--红碱淖--东胜--鄂尔多斯--寺沟村--桦林堡--偏关。总里程:444公里,因为景点众多共耗时:12个半小时
红碱淖位于陕西内蒙交界处,榆林市正北110公里。1995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红碱淖的淖是蒙古族语,意思是水泊、湖泊。景区似三角形,东西最宽处10公里,南北最长处12公里,水面面积67平方公里。属高原性内陆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红碱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许多候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共有30余种野生禽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主要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白天鹅以及鸬鹚、海鸥、鱼鹰、野鸭、鸳鸯等。每逢春秋两季,成千上万只鸟类聚集于此,上下翻飞,翩翩起舞,和乐齐鸣,场面非常壮观,我们自我感觉:红碱淖有点上当,花五六十元进去看一水洼子似乎不值当的
成吉思汗陵陵主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于公元1277年7月病逝在进攻西夏的行军途中,终年65岁。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当地人把成吉思汗陵简称“成陵”
连接山西内蒙的龙口黄河大桥,我们又一次跨过了黄河回到山西,这是本次旅行的第四次,也是初次见到不太黄的黄河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位于黄河北干流托克托至龙口河段尾部,距万家寨水利枢纽26公里,是万家寨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滞洪削峰等综合利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