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庆双营古城

(2011-01-28 07:26:17)
标签:

古城

三进山城

《地道战》

城墙

旅游

分类: 旅游与摄影

                            延庆双营古城

 

延庆双营古城

 

双营古城是延庆县现存还保持原貌的明代土城,它位于县城东北五公里处,土城墙结构,古城为东西簸箕形状,东城墙长249.7米,西城墙长217.45米,南北城墙各长328.5米,周长为1124.15米。古城现有东西二门,上砖下石甃砌,古城四周城墙和东西门保存状况良好,只是东西门城楼已无存


延庆双营古城

 

                 1993年双营古城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庆双营古城

 

我们刚到古城东门外,花花就受到了同类“良好接待”,花花依然镇定自若,压根儿没把它放在眼里 


延庆双营古城

 

双营古城名字的由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古城城内曾驻两营兵马;二说原为两个营堡,后合筑一城;三说因山西双营村移民至此而得名。但双营村名的真实来历,由于年代久远,现已无法考究


延庆双营古城

 

城内现有两条主要街道:南街和北街,地道战》、《桥隆飙》、《三进山城》等著名电影电视剧作品曾在古城街道拍过外景,尤以电影《地道战》的“日本兵进城”镜头最为著名,它就是在双营古城东门拍的


延庆双营古城

 

                                 城内有古民居百余间


延庆双营古城

 

据清光绪《延庆州志》记载:“双营,明嘉靖年间,敌自白草洼出,居民罹害极惨,操守戚士登用砖石筑之。”据此算来,双营古城至少已有400多年历史了


延庆双营古城

 

          数百年来,这里一直是驻军防守的前沿阵地,目前城内布局保存基本完整

 

延庆双营古城
                         双营古城内现有人口 180余户、480余人

 

延庆双营古城

 

       城内龙王庙被当地村民盖的房子挤对成这个样子了,花花她爸---龙王后裔心里很不爽


延庆双营古城

                                     城内观音庙


延庆双营古城

 

   古城墙体是通过干打垒的方法建成的,即:在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黏土夯实筑成的土墙

 

延庆双营古城

 

                              城墙上长满了荒草和野酸枣树

延庆双营古城

 

                               城墙还有一层一层夯土的痕迹


延庆双营古城

 

由于古城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古城城墙的东南角东侧有一打开的大洞,疑似水门,便于雨季到来之时将城内积水顺古城地势排出,当然,现在都用下水道排雨水了,如今已经成了当地农户进出的通道了

 

延庆双营古城

 

                             古城城墙东南角南侧又一疑似水门


延庆双营古城

                                      古城东南角

延庆双营古城

 

                                 古城南城墙,保存完好


延庆双营古城  
自驾路线:走G6(京藏高速)营城子收费站驶出,向北到延庆县城后,沿老京银线北行至米家堡村,见加油站后往东2公里,即可到达双营古城


 

同行博友白音胡舒相关博文:2011年开篇之旅(一)

                              2011开篇之旅(二)

                    本子:长城纪行:(十四)延庆走长城、访古城、游古庙

                              长城纪行:(十五)严冬登箭扣 惊险攀天梯

                  在路上:“被生日”的幸福

              行走的影子:三九四九,围炉饮酒---长城小分队2011年第一旅

                西沙王哥:2011新年箭扣长城锵锵八人行

                一舟之语:长城小分队:2011年户外第一弹(人物篇)

                龙王后裔长城天梯“空降”记——花花自传(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