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道口关

标签:
道口村长城九渡河镇龙凤松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撞道口村属怀柔区九渡河镇辖村,位于镇域南侧,北依长城南靠山,因村址位于长城南侧,村北有长城关口“撞道口”故名
依老乡指点,我们从村北这两棵松树之间前往撞道口长城,这两棵树被当地人称之为“龙凤松”,是两棵树龄超过三百年的古松,架于通往关口的古栈道上,两树主干高达三米,树杈横向伸展,一株如同展翅,一株似龙跃,凤松伏于龙松之上
撞道口村原是撞道口城堡,地处进山沟的山口东侧。城堡四周是鹅卵石和岩石码砌的高围墙,高4米多,顶宽2米左右,
隘口在撞道口村的北山上半山峡谷中,关城建于明代,位置在隘口处,极为险峻.据《四镇三关志》记载关于永乐二年(1404)建。关口地理位置十分隐蔽,只有进到山谷深处才能见到关口城门。《明长城考实》记述:撞道口,“其西至居庸关仅百里,为极冲之地,今关门砖砌券拱门洞尚较好,仍为车马人行通道
门南,北两侧各有一石匾,南侧匾书“撞道口”并题为:钦差守备黄花镇地方以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事刘勋,万历五年(1577)季春吉日鼎建
北侧匾书“镇虏关”,所属年月与南匾相同,据史料载,当时有蒙军侵犯明朝,军队夜行至“撞道口”长城关口时,由于关口两侧满山遍野都是松树,松涛阵阵,蒙军误以为有千军万马埋伏于此,故不敢前行,退兵50里以外,从此这里就得了一个“镇虏关”的名字
撞道口是长城上的通道隘口,东西两侧都有延绵的长城,向东是黄花城方向,向西是西水峪方向
传说撞道口关的长城是一位姓蔡的官员率领军卒工匠修筑的,当时用的银两多了一些,有人就诬告他贪污修长城款项,结果被斩首,可砍下头后身躯不倒,直立站着。事后,皇帝派人到这里查看长城,发现城墙建筑得十分坚固,方石块码砌整齐,下大上小收分合理,上部砖砌平直,城墙顶部垛口、箭孔、排水石槽等齐全,地铺二三层地砖,白灰浆勾缝,起到了防止降水渗透墙心造成城墙体崩溃的作用。负责察看的官吏回城禀报,撞道口长城建造精良,皇帝于是为姓蔡的官员平了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