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烤猪肘

九十年代初期我在一家外企公司供职的时候,曾结交过一位与己私交甚密的老板,他是一号老板的小舅子,很高大魁梧,也戴副眼镜。按常理说凭着他姐和一号的婚姻关系,他在公司内部应该是最得烟儿抽的一号半老板,可怜的是他的姐姐在一号那里不太受宠,也因此殃及了小舅子的前程和地位,一号给小舅子安排了个没白天没黑夜的活儿,公司境内外的餐厅酒吧歌厅等“三俗”企业统统都归小舅子管,反正是沾娱乐边儿的都是他分内的事儿,据说还包括境外拍三级片的投资项目,他说他喜欢叶玉卿,黑白两道都得应付着。虽然小舅子有些郁闷,但也正合了他的心愿和性情,小舅子是个夜游神,他又好广交朋友又能喝酒,每次来京总给我带来麻烦,人没到国际长途先追过来告诉我他的安排,我全然没有了人身自由。喊着请我吃大饭一结账满兜都是外币,结果还是我请他,时不常地跑到我家小平房经常给我煲汤喝,因为我推崇了几句汤好喝就发誓要在北京开一家全球最大的汤店,于是我成了他的“三陪”,更可气地是有一次小舅子把我们北京公司的一位小女孩肚子搞大了,我遵他旨意配合小女孩去协和,小女孩没敢回家也就凑合着住我那三间小平房,还和家里打电话说跟我老祝去远足去了。其实呢,我替小舅子喂鸡汤呢!日久见真章,我和小舅子喝大酒、搓大饭、TOP
TEN唱歌也就没断过,那首著名的“卡萨布兰卡”就是我最先从他嘴里听到的。小舅子老拿他擅长的“XO”作为助兴的工具,那一股子泡糟木头味儿的褐色液体是咱这些打小吃绿菜叶子长大的胡同串子无福消受的。偶尔教训小舅子一次也是必须的,信手拈来“二逮子”(二锅头酒)在康西草原就着烤羊和他对半儿撅,出了蒙古包,“小舅子”一屁股坐地上就歇菜了,哪儿还有工夫唱他的“卡萨布兰卡”呀!我一边儿偷着乐去了。扯远了,记得在燕莎有家德国餐馆---普拉纳啤酒坊,那是我们经常在一起喝啤酒聊天的地方,啤酒统统是鲜酿的,我曾经在那里吃过一道菜---德式烤猪肘,今天凭着记忆和味觉做一次。

猪前肘一只,洗净

咱没那么多洋调味品腌制,就有什么用什么吧!中西合璧:姜丝、葱段、蒜泥、八角、花椒、桂皮、香叶、山萘、小茴香、孜然、烧烤粉、花椒粉、黑胡椒碎、白胡椒粒、牛至叶、百里香、罗勒叶、肉蔻、甘草、丁香、豉油鸡汁、酱油、盐、糖、红酒、二锅头酒和肘子全混在一起,对了,猪肘子上用针多扎些眼儿,便于入味。

放在密封容器里偶尔翻个身,均匀腌渍一天一宿

烤盘铺锡纸,抹一层植物油,铺生菜、葱头片、土豆片

把腌渍好的猪肘子上边的调料清理干净,并将其放在蔬菜上

猪肘上铺一层生菜叶,再盖一张锡纸,防止猪肘在烤制的过程中水分丧失过快

烤箱220度预热2分钟后送猪肘入烤箱

两个小时后取出

尝尝有点儿当年的味道,原装的德式还配酸菜和土豆泥,我嫌麻烦就免了。“XO”咱还是喝不惯,还是“二逮子”就着烤肘子吃着香
老北京话贴士:1,框外的事儿
2,炸庙
框外的事儿:违反规矩、法律的事儿。例句:老王尽惦记框外的事儿,早晚得出事。
炸庙:唬人。例句:你甭跟我炸庙,我有办法对付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