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路

《寻踪访迹古长城》的旅途经历还没叙述完,我们又要上路了。一般在牌桌上打麻将是四个人,少一人就叫三缺一,虽然剩下的三人也能拐着弯的继续玩儿,但少个搭子总会缺少点儿乐趣。还有一种“三缺一”的解释是说四个人完成一项工作,这个工作很辛苦,异常劳累,难以忍受,可偏偏其中有人偷懒,4个人当中跑了一个,也叫三缺一。在路上就是上次旅行中缺的那个“一”,也希望他是牌桌上缺的那个“一”。
言归正题,这不我又组织哥三个(洛桑丹曲,在路上,行走的影子)继续找寻古长城的痕迹,一场不期而至的小雪也使我们的旅途增加了些难度和亮点。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我们的万里长城是始建于秦始皇时代,其实这是个谬误。长城最早是始建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476年)秦、燕、赵三国的属地,刚开始只是建造用于军事目的的烽火台,后来他们将烽火台用城墙联结起来,各国之间的称“互防长城”,为抵御北方游牧人的称“拒胡长城”。只不过到了秦始皇时期,他在这三国长城的基础上更大规模的改扩建才构成今天万里长城的基本走向和基础。其后在近2000年的时间当中长城的修建和重建就从未停止过,直至清朝的康熙皇帝以“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最尽生民力,天下何曾是尔家?”为理由终止了长城的修建。所以现存大部分长城是明代的遗存也就不奇怪了。
此次出行行期2天,路程不太长---300公里,但可观赏性和攀爬度值得一去。目的地区域为京西门头沟区沿河城明代长城和北京昌平区西部与河北怀来交界的燕长城遗址。主要以行走燕长城遗址为主,燕长城遗址位于北京昌平区流村乡、老峪沟乡和高崖口乡交界线。北起黄楼院(原称皇龙院)北山梁,连接在明朝重新修建的八达岭长城上(此段原为秦统一后所修),南经泥洼,锅顶山,老峪沟村南鳌鱼岭折向马刨泉的北祁岭,在大村东山出境进入怀来县境,南北长约30公里。

我赶上了2009年3月5日箭扣长城的那场雪

沿河城永胜门,去年的5月份,我曾经造访过

长峪城附近的圆形敌楼,图片来自网络

镇边城长城,图片来自网络

大营盘长城,图片来自网络

黄楼洼长城,图片来自网络
骑行的北京老梦最新博文11月1日“故园东望路漫漫”,风雨且添回京寒
老梦参加了真旅网博客大赛,请支持他
扎西德勒!
洛桑丹曲
北京
2009-11-0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