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2009-09-21 06:23:28)
标签:

碑楼

宝顶

神道

图说

雍正皇帝

泰陵

杂谈

分类: 旅游与摄影

                             图说泰陵

 

    同行“冀西踏秋”的兄弟在路上在他的博客里发表了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清西陵的博文,里面已很详尽地介绍了清朝入关后第三位皇帝雍正的陵园---泰陵的情况,历史渊源与背景资料就不赘述了。还是通过镜头来“图说泰陵”吧泰陵为清西陵之首陵陵园坐北朝南,最南边从元宝山(朱雀)始,止于永宁山南麓(玄武)。神道总长2.5公里,所以我们就从南往北走起。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泰陵卫星图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一为五孔桥,向南可远眺元宝山,从这里开始图说泰陵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为石牌坊,泰陵的地位从石牌坊的数量即可见一斑,为三座,一座朝南,两座各朝东西,呈“品”字形排列,明清陵寝一般都设一座石牌坊,而雍正皇帝为什么在自己的陵园大门外设置三座石牌坊至今是个谜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三为大红门,清西陵的门户,也是泰陵的门户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四为具服殿,也叫更衣殿,位于大红门东北侧树林中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五为圣德神功碑楼,俗称大碑楼。是记述雍正帝生平功绩的建筑,四面辟门,重檐九脊歇山顶,黄琉璃瓦覆顶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六大碑楼内两统负屃驮圣德神功石碑,阳面阴刻满汉两种文字。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七是位于大碑楼四角的华表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八为七孔桥及望柱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九为神道,又称“神道”或“墓道”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图十一为神道两侧的五对石象生,分别是文臣武将大象狮子,主要意义是显示雍正皇帝的身份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二为龙凤门,由六根石柱和四段琉璃墙壁组成的,有三个门,是火焰式牌坊。起到收拢视线、突出石像生的作用。相传它是仿照南天门而建,穿过此门灵魂即升入天堂。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三为三路三孔桥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四为小碑楼,也叫神道碑亭,四面有门,双檐歇山顶,黄琉璃瓦覆顶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五为神厨库,位于三路三孔桥右前方(东北方向),是专为祭祀时制作、存放供品的地方,右侧为省牲亭,宰杀祭祀用牲畜的场所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六正中为隆恩门,左侧为西朝房(饽饽房),供祭祀时用以制做各种面食的地方;右侧为东朝房(茶膳房),供祭祀时烧制各种饮品的地方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七为西配殿,位于隆恩门左前方,面阔五间,进深一间;每逢帝后忌辰日,喇嘛在此念经,为死去的帝后超度亡灵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八为东配殿和焚帛炉,位于隆恩门右前方,东配殿为存放祭祀祝板之地,板上写有祭奠死者的满汉两种文字,时祭祀时捧板用满语吟诵;焚帛炉是祭祀时用来焚烧金银镙和五彩纸的地方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十九为隆恩殿,又叫“享殿”,位于隆恩门正前方,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重檐歇山式顶,是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整座建筑建在汉白玉的基座上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十为三座门,也叫琉璃花门;在隆恩殿之后,是陵寝的前朝和后寝部分的分界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十一为二柱门,进入后寝的第一座建筑, 石柱顶部是望天吼。此建筑虽名为门,实际上棺椁不从此处过,谒陵者也不从此通行,是纯礼制性的建筑,没有实用价值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十二前为石五供桌祭台,后为明楼及方城,是泰陵陵寝的最高点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十三为明楼内雍正皇帝的庙号碑---世宗宪皇帝之陵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十四为哑巴院,亦称月牙城,位于方城与宝顶之间,宝顶南墙上为一琉璃影壁。传说为了保住地宫入口的秘密,凡是月牙城的工程,所用工匠都必须是哑巴,白天休息,夜间施工,上下班的路上得蒙着眼睛,完工后更得遣送到人烟稀少的边远地区居住。因为这个院子是哑巴修的,所以叫“哑巴院”。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图二十五为宝城城墙

《冀西踏秋》---图说泰陵

 

宝城城墙内绿茵覆盖下的土丘就是宝顶,宝顶下面就是雍正皇帝宏大的地宫,不知他老人家在下面还好吗?泰陵游到此结束

 

 

 

 

 

 

 

                   扎西德勒

 

                洛桑丹曲   北京

 

                           2009-09-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