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民俗北京旅游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我和淡忘依原计划从沿河城长城下来回到109国道继续向西,穿行了爨底下村过了柏峪,终于到了前往黄草梁“七座楼”的徒步起点,这时是下午一点半。“七座楼”又称“天津关”,它是延续沿河城敌楼的排序,是沿字6---11号敌楼外加上一个巨大敌楼的俗称。本应站在北京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即可眺望“七座楼”,怎奈其间有一条很深的沟壑阻断,徒步很难跨越,而只能从山后挺进。08年国庆节期间做徒步探险的北京五中地理老师任铁生先生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经各方热心驴友搜索救援至今下落不明,这是后话。我们俩拎上装备揣上矿泉水翻了几座山走了近两个小时,总感觉我们还是在山下,前面还有更高的山等着去爬。终于见到了几个学生模样从山上下来,一打听徒步到七座楼还要 15公里。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休闲驴”来说这15公里是我们最好的下撤借口,因为等爬到上面天黑是肯定的,迷路也是肯定的,还是回爨底下村喝小酒去吧!这不是当逃兵,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者也。
爨字念“cuàn”,这个字居然有三十个笔划。58年实行汉字简化后改“爨”为“川”,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真山真水爨底下,古风古貌小山村。这里是京城通往陕、晋和口外的要塞,曾经繁华一时;这里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全村依旧保持着原始的风貌――明清古居。全村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是中国北方最完美的城堡式古代民间建筑组团,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我们俩选择了在村子里位置较高的老韩家作为我们的留宿地,可以俯瞰全村的景色。依旧是我们喜欢的火炕,时值淡季,50元,我们俩就把整个南房给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