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雪域》---心境

标签:
地理历史旅游民俗人文摄影杂谈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博主的话:分别,永远是个伤感的话题,故将回京后的第一篇博文置顶)
记得两年前,在香格里拉松赞绿谷酒店认识丹曲的时候,我们之间还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而经过这次我精心策划的“狂奔之旅”后,能成为他“阿鲁儿”的时刻,也是我们即将分别的时刻,“阿鲁儿”在藏语里就是北京话“瓷器”的意思,表示很亲密。只有在关系特别亲密的藏族朋友之间才使用。
从进入青海开始,丹曲就有些郁郁寡欢了,那时,我只当是他想家了,想他的拉拉了。因为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在西宁最后的晚餐上,我极力阻止喝第二瓶“二锅头”。我强调:如果喝了,抱头痛哭将是不可避免。毕竟,我们北京的一行三人旅途已经结束了,丹曲回香格里拉还要开四天车呢!为了丹曲的安全,我们必须克制。
由于我们是 10月24日一早回北京的班机,安静地离开,让丹曲平静地继续入睡是我们理想的选择。可丹曲执意要送我们到机场,毕竟在这近二十天时间狂奔穿越了5000多公里,我们共同起居已经成为了一种定式,也就随他了。熊抱是少不了的,隔着安全门,挥手挥手再挥手。
等待飞机滑行起飞,传出的背景音乐不是苏格兰风笛就是圣桑的提琴协奏曲---天鹅,脑海里闪过香格里拉的神秘,梅里的一米阳光,然乌湖推车,波密的小资,拉萨的神圣,珠峰的旗云,纳木措的无语,可可西里奔跑的藏羚羊。一股伤感涌上心头,我们三人无语。飞机飞离地面时刻,泪水夺眶而出。一路狂奔的美景使我们心静,和“阿鲁儿”丹曲的分别又纷扰了我们的心境,看来,美真的是要付出代价的。
遥祝“阿鲁儿”丹曲一路坦途,安全回家!梦里我们珠峰脚下续饮“二锅头”!
(斑竹注:“阿鲁儿”于四日后穿过降雪区安全回到香格里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