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桑丹曲
洛桑丹曲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85
  • 关注人气:1,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游戏---放风筝

(2008-10-01 05:53:52)
标签:

风筝

帘儿

竹篾

对角线

细竹

分类: 怀旧记忆--儿时游戏

  放风筝

   最早的风筝是用于军事用途,传说到了唐代晚期,有人在上面加了根琴弦,在风的吹拂下,会发出古筝的声响,从此,开始就叫“风筝”了。而在我们手里,它纯粹是件玩具。

   儿时的游戏---放风筝风筝,我们更愿意叫它“屁帘儿”,因为我们制作不了很复杂的风筝,大部分都是个菱形或方形,后面拖着两条长长的纸带子,极像小孩儿穿的屁帘儿。

   制作风筝的工具有:浆糊,剪刀,针,线。

   制作风筝的材料有:细竹蔑子,宣纸(报纸也凑合)。

浆糊是白面和上水煮开做的,也就是面糊糊。细竹蔑子,谁家挂竹门帘谁家就倒霉了。

   通常先用竹篾搭个十字形(风筝的对角线),四周再用竹篾围一个封闭的四方形或菱形,沿这个形状糊上大小相同的纸。用线加固它们的交叉部位。交叉部位另用小纸条粘合上。儿时的游戏---放风筝在风筝的对角线(与地面平行的那根)两端加一根线,这根线很重要,它要比相对应的对角线竹篾要短。所以,对角线竹篾就会绷紧,微微向上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风筝获得更大的升力。寻找风筝的重心很学问,搞不好风筝老大头朝下,撞向地面,要么就老向后仰,飞不起来。这是个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技巧。另一风筝对角线一端加上两根长纸带子,“屁帘儿”就算做好了。儿时的游戏---放风筝这个制作风筝的过程,我们叫它“糊屁帘儿”。

   在胡同里放风筝挺难的,一个人后面举着,另一个人使劲拖着风筝线往前跑,瞅不楞子就把风筝挂电线上了,一拽就散了,一天的心血就白费了。

 

                     洛桑丹曲           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