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印迹---前门开街

标签:
北京印迹都一处冰棍北京特产前门楼子 |
分类: 旅游与摄影 |
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出生在北京的人来说,儿时的游戏是不能忘怀的,有些标志性的地方也是在脑海里记忆深刻的。从小在什刹海练游泳,回家的路上,把湿湿的游泳裤,挂在3路或8路公共汽车窗外任其风干。八宝山逮蛐蛐,八一湖捞鱼虫,王府井捡冰棍棍,天安门广场放飞风筝。许许多多地方都烙印下了我们的儿时足迹。
前门大街是我们“穷逛”的地方,往往都是在疯玩儿天安门广场之后,每个人叼着根3分钱冰棍开始穷逛。由于那时家里都不富裕,基本上是只点货不买货。
欣闻前门大街经修茸后重新开街,便自忖一定去好好看看,也许会有新的发现,找回儿时的一些点滴印象。
与更老的老北京人比,我不敢说。反正,我是极其失望。曾经的繁荣不再不说,风格上的变化“令人发指”,一水灰墙塑钢窗。空荡荡的商铺,门前冷落。“当当车”半天不开,仅在前门楼子附近停了两辆供游人拍照用。大栅栏倒还热闹依旧,但本地人开的商铺已万劫不复了。正宗的北京口音换成了南腔北调,买卖双方在异地他乡,都操着非当地语言,在当地快乐地交易着“北京特产”,很是滑稽。唯一还能隐约感觉到老北京影子的,是“都一处”门前排的长队。我观察了一下,队伍当中老人居多,看来,从感观上找不到昔日前门大街的印象,就找找味觉吧。不知是不是又是失望连连。我急匆匆地逃离了已不是我印象中的前门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