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时的游戏---女孩儿的游戏

(2008-09-24 06:29:55)
标签:

皮筋

拽包

男孩子

女孩儿

玩伴

分类: 怀旧记忆--儿时游戏

  女孩儿的游戏

 

前几篇博文光叙述男孩子游戏了,为回应好友“春天”的呼声,特加写本博文。其实,我们那个年代,有些游戏男女孩子是共用的,但在记忆中,好像男孩子可以玩儿女孩子游戏,很少见着女孩子玩儿男孩子游戏的。因为,你想像一下:几个女孩子在一起“欻瓷片”或“煽烟盒”,那肯定是遭大人骂的。现在听起来,男孩子玩儿女孩子游戏有点儿令人不齿,但在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没玩儿过女孩子游戏的男孩子是少数。

女孩子游戏比男孩子游戏要少,我记得我们男孩子玩儿过的女孩子游戏有:翻绳,欻拐,拽包,跳皮筋等。

翻绳,高级点儿的用玻璃丝,就是粗细一两毫米的塑料绳,不过不太好找,将就呢,就用小线儿(粗棉线)纸绳(买东西的包装绳)毛线等。儿时的游戏---女孩儿的游戏截取其中四十公分左右,将绳子结个死扣,套在两手之间。两个人不断地通过交替换手,编织花样,直到成为死结为止。有“挑面条,“茅坑”等花样。也可以多人轮番上阵翻花。

欻拐,就是用猪或羊的关节部分的骨头做玩资的游戏。一般都是课间休息时间,在课桌上玩儿的游戏。羊的拐比猪的好,羊拐秀气,猪拐蠢,四只拐为一副。用红药水和紫药水涂抹,分“坑”“鼓”“耳”等阶段玩法。可多人参与,通过庛丁壳排出顺序。单手攥住四只拐,儿时的游戏---女孩儿的游戏一松手“哗啦”四只拐散落在课桌上,一只手将乒乓球或小布包抛向空中,在球或包未落下之前,迅速将桌面的四只拐翻成同一个方向,再接住球或包,如果没接住,则换人玩儿。谁先四面顺序翻完即为最终胜者。

拽包,也叫“砍包”或“扔包”。先用布缝制内充米或豆子(也有用砂子的)呈立方体(亦有椎体的)的小布包,包里的填充物顶多装二分之一。它是三人以上玩儿的游戏,三人站一直线,儿时的游戏---女孩儿的游戏间隔十米或更远,两端的玩伴要想方设法通过相互抛接,击中中间的玩伴,中间的玩伴要躲闪腾挪,来回奔跑避免被击中。一旦被击中,就要与击中她的拽包者调换位置,或直接下场换场外等候的人,继续游戏。如果中间的玩伴接住包一次,等下回被击中时,就可以折抵调换一次。包的游戏还有:夹包,踢包等。有一个叫“跳井”的游戏也使用包。

跳皮筋,这是多人参与的游戏。皮筋就是用数量众多的小皮筋连接成环状,形成一根大皮筋。小皮筋,文具店一分钱四根,也有用大人丢弃的旧自行车内胎,然后用剪子剪成小皮筋连上的。在这个环状的大皮筋里,可以进行各种跳皮筋游戏。虽然该游戏玩儿法众多,儿时的游戏---女孩儿的游戏但基本上都采取两个人撑着皮筋,另外的人在其中游戏。我们男孩子玩儿最多的是“跳茅坑”的游戏。从膝盖一直玩儿到用手举的很高,好像叫“大举”。最难的是把皮筋套在踝骨上,因为,皮筋离地面太低,很难用脚扯开。女孩子玩儿的花样多,最常见的是叫:“小皮球”的玩儿法。女孩儿们边跳边哼着歌:小皮球香蕉梨,马兰(丽?)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那时候,女孩儿跳小皮球,我们男孩子常在一边起哄,觉得这歌听起来幼稚。现在每每想起那曲调,真的很怀念那些快乐的日子,也非常想念那些儿时的玩伴。

 

                              洛桑丹曲        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