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录(1) 《日月潭》(第一课时)
(2009-03-05 15:21:26)
标签:
教育 |
分类: 行吟课堂 |
听课录:俞俊艳
教学 板块 |
师生活动 |
学习体会 |
揭示 课题 建构 阅读 话题 |
师:把课文打开,翻到39页,哪个小朋友能够把这个单元的单元导语读给小朋友听听。 生:台湾的日月潭……我们的家乡多么可爱,让我们一起把祖国歌唱。 师:这个单元的课文将带我们欣赏美丽的祖国,美丽的家乡。我们一起来夸夸家乡的富饶,家乡的美丽。上学期,我们一起学过一首关于台湾的儿歌—— (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背诵起关于台湾的儿歌。 师:出示祖国政区图。(让孩子们一起继续背儿歌。)台湾有很多的美丽的地方。其中就有—— 生:日月潭。(板书) 师:潭,是什么意思? 生:潭,就是湖。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课文第一句话,就是“日月潭是外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师:这位同学真会学习,有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就能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那么学习这篇课文,大家想了解什么呢? 生(先后回答):我想了解名字的由来;我想了解是否比西湖大;我还想知道它的传说;我还想了解还有哪些名胜古迹;我想了解日月潭旁边的风景怎么样?日月潭到底有多深?(教师边问边板书学生的问题) |
重视单元导读的阅读,这个意识非常好。值得学习。 这里,如果安排学生谈谈对台湾了解哪些,会更好,花个两三分钟,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受。 潭是什么意思,这个环节,处理得很到位。引导孩子们读书要细心,要善于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渗透读书方法的指导!好! 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建构阅读话题。当学生问题重复的时候,老师并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充分肯定孩子们的质疑习惯,并适时地将问题进行归并。 |
范读 课文 整体 感悟 |
师:老师为大家读课文,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你们有什么感受? 教师读完,小朋友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你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很美;我感觉清晨,阳光很美;下过细雨,就像仙境。(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说规范) |
这个整体感悟的环节,很重要。很多老师往往没有整体感知,马上就进入对课文的分析或者生字的教学。实际上,人对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整体开始的。在谈感受的过程中,俞老师很注意学生语言的规范性,不放过每一次训练的机会。好! |
自读课文 教学生字 |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把每一个生字读准确,每一句话读通顺。 (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读书) 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这些生字。(教师打出生字,出示拼音,让小朋友读下列生字:环 绕 茂 师:哪些字很容易读错? (生先后分别说了:绕 朦胧——说意思; (一个学生读书有点拖,俞老师马上纠正,要有精神,并让另一个孩子示范,示范后让刚才那个孩子重读,果然有进步。) 师:下面,我们来开火车。 (生开火车读生字。)
1.
2.
3. (老师先后请6-7孩子读这些句子,大部分孩子读的很棒,句子读得很美,一个小朋友第一句后鼻音没读好,老师让其他小朋友示范,再请刚才的小朋友重新读过,有进步!老师发现第二句只有两个小朋友读,就再请其他小朋友读第二句。读完之后,让全体小朋友一起读这三个句子。) 4.师:现在,请小朋友再读课文,这遍,你一定会读得更棒了。可以自己读,也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读。 5.师:课文中的哪个段落,你觉得自己读得最好,你和大家分享一下。(小朋友们怎么听?要专注,有没有读错) |
运用多种方法识字,这个环节尤其精彩!扎实而灵活。 俞老师教词语,多么扎实。两两对读的方法,让孩子们不觉得累,而且不断地变换着方式,孩子们始终学得兴致盎然。课堂的效率,就是这样提高的。所谓效率,就是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有效时间。 俞老师的教学总是这么扎实,一个字音都不放过。这样朴实而扎实的教学,孩子们怎能不进步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和俞老师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孩子们声音很阳光,听的神情也很专注。有时还会自己拿笔做做标记。既关注自己的朗读,又分享他人的朗读。很难得!最值得称道的,班级里大部分孩子,朗读都很好。真是不简单! |
回顾 质疑 学习 一二段 |
师:读到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哪些问题的答案? 生:风景美丽我们知道了。 生:名字的由来,我们知道了。 师:在哪一段? 生:在第二自然段。 师:请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光华岛有没有人住。 师:光华岛很小,现在没有人住。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了日月潭风光很美。 师:还知道什么呢? 生:我还知道了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师:那段话告诉我们了? 生:第一段。 师: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这个时候,下课铃声响了,老师提示了下一节的内容后,下课。 |
俞老师和孩子们的语言都很规范。说“自然段”,而不是小节。 日月潭的来历,如果让孩子们自己来说说,就更好了。这是语言的积累、迁移、运用。这个环节,还可以做得更扎实些。 可惜,生字来不及写了。写生字的时间从哪里来呢?可以挤。怎么挤? 第二次读全文,可以略去,因为这样能节省一些时间,用来写字训练。或者,把读三个句子的时间缩短。一二年级的语文课,是一定要有写字训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