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方有佳人 观后感

(2010-03-18 12:16:53)
标签:

文化

北方有佳人

分类: 个人情感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有一些我们帮助过的人。甚至事态激烈些的话,就是人的一生总有一些妨死我们的人,和一些被我们妨死的人。纠纠缠缠,难以理清。寄萍是个仁义的孩子,她对弟弟有责任心,对恩人有孝敬心。她不贪图富贵,有气节有正义感。但是还真像郭瞎子说的,这是个命硬妨死爹娘的主。然而她的命硬妨人,不在于无奈的....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还有一些我们帮助过的人。甚至事态激烈些的话,就是人的一生总有一些妨死我们的人,和一些被我们妨死的人。纠纠缠缠,难以理清。
  
  寄萍是个仁义的孩子,她对弟弟有责任心,对恩人有孝敬心。她不贪图富贵,有气节有正义感。但是还真像郭瞎子说的,这是个命硬妨死爹娘的主。然而她的命硬妨人,不在于无奈的命运,而在于她自己的性格,抉择,不会识人和感情用事。
  
  寄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出生,看不上粗鲁野蛮的下层社会。即使是和师傅殷诚茹学唱小曲,也是听说了他原是大户人家的公子才慢慢被驯服的。她甚至不顾养父母的艰难处境,坚持要让弟弟子健上学,只因为相信万般唯有读书高,想要弟弟按照过去的理念活着,并且能够回到过去的生活中去。她不喜欢洪喜,因为洪喜给季萍留下了深刻的肮脏粗鲁第一印象,尽管他为人耿直对寄萍情真意切。她不顾一切爱上了何家驹,不也是那份对身份和高尚的向往嘛,而实际上家驹的为人如何呢——师傅殷诚茹和养母轻易地就发现了家驹不是一个可托付终身的男人,然而聪慧如寄萍又怎么会看不透呢,不过是被蒙蔽罢了。
  
  养父阿福为了兑换军票,在排队的人群中被挤死了。他是一个善心人,否则不会再三地搭救寄萍姐弟。然而一个普通人家,又没了馍馍店铺,却徒增了2口人。到了这样的田地,寄萍还要和养父母谈判,死活非得让弟弟读书。这份压力,这肩负担,怎么能不压垮了这个淳朴善良的老汉呢?阿福的心力交瘁,身心疲惫,又岂是寄萍考虑过的。然而这位不过能维持温饱的养父心疼寄萍,甚至打心里想叫她能过上以前的大户日子。这份温情,这份恩情也许是与家人走失的寄萍不幸中的大幸。只是寄萍太坚持自己的信念了,却无意中妨死了自己的养父。
  
  养母为了救子健而死,被乱枪扫射,可谓惨烈。虽然她对寄萍左右挑剔,话语尖刻,甚至抚养寄萍的时候也是心中另有一付小算盘,希望让寄萍给自己做儿媳妇,到时候少了一笔财礼钱,也算没有白白收养这个孤女。可是到了关键阶段生死时刻,这位养母的心里,是真心地疼爱寄萍啊,她为寄萍的优秀而骄傲,她为寄萍的幸福而焦虑,她为寄萍的生死而担忧。子健加入×××,却害死了自己的养母。而子健之所以会信奉××××,都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苦了,需要有一份寄托和安慰。而子健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太苦了,是因为姐姐坚持要他读书,没有真正让他去面对这份苦。
  
  师傅李美莲因为老板找寄萍代替自己唱戏而自尽了。美莲是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才和精明奸诈的李老鸹斗争的,虽然坏了梨园的规矩,撂场子不唱。可是李美莲的不幸和悲惨,李老鸹的玩弄和压榨,这些寄萍清清楚楚地不是一天两天了,事情闹到这样,师傅也是没有办法。虽然反复说过如果爱徒这次登台就是害死了自己。只是面对李老鸹的狡猾和唱头牌的吸引,寄萍始终是略带私心且幼稚的。美莲并没有生病或是倒嗓,所以寄萍那次所谓的救场根本不是什么救场如救命。最终,师傅自尽了,留下了年幼的女儿宝儿。如果寄萍不曾给过师傅希望,也许她也不会受到如此大的刺激。
  
  弟弟子健参加×××被抓了。他告诉姐姐是××××解救了自己,让他脱离了过去的自怜与哀愁,不再为多舛的命运痛苦悲伤。童年的公子少爷,不仅富有还出自书香门第,这样的尊荣记忆,又怎么能甘心于济南的小门小户。可是如果子健也像寄萍一样面对命运,接受现实,挑起生活的重担,而不是去读书上学,他又怎么会有心思自怜和痛苦呢?在走失中,小小的寄萍紧紧抓住弟弟,之后的日子,她也如此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弟弟身上,哪怕自己去做自己极为看不起的下九流戏子,都要让弟弟继续念书上学。眼见自己小半生的心血就这么化为乌有,情何以堪。而灌输子健这些思想的人,正是自己的心上人陈知远。
  
  至于亲身父亲夏希尊,因为寄萍的憎恨就不管不顾地丢给日本人枪杀了。是的,当年如果他对孩子们再上心一些,又怎么会造成两个孩子的走失。不过是旧人去新人来,父亲的心也淡了。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找过,也曾经只有咫尺之遥,只是命运作弄,一切成空。十多年后的相认,原来大家都有了不同的道路。夏希尊确实是一个没有气节的文人,可是尽管让寄萍为小野司令唱戏,很明显是权宜之计,他根本不会把女儿送到虎口,只是唱戏。况且他也很清楚卢白更等人肯定会忌惮自己京官参议的身份。然而为了救心爱的知远,寄萍却把生父送上了黄泉。明明是自己要救知远才遭致卢白更的拿捏和觊觎,她却颠倒是非说自己被生父出卖了。口口声声,情真意切地憎恨起来。本来父亲打算接女儿回到北平的,却如今生死两相隔。
  
  陈知远,是寄萍自幼就爱慕的人。这么多年来,她一直藏着知远给自己的课本,把它当作最珍贵的东西。尽管知远从没有表示过,她还是牵挂着他。知远被日本人判了枪决,寄萍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都要搭救知远,甚至不需要他知道。这次危险的营救行动,使得寄萍从此隐姓埋名,甚至放弃了自己真正心爱的舞台。多年以后,知远一句“我还想听你唱戏”,让寄萍的心里泛起了一丝涟漪。而相比起寄萍的真情,知远却对她很淡很淡,淡到明明有这么多线索,却不能够猜出自己的救命恩人正是寄萍。婚后,他那样大言不惭地寻找寄萍。然而,在一直不能找到寄萍的情况下,他的心里不曾有过一丝担心:自己是抗日份子被日本人抓了,怎么会有被放出来的道理,寄萍究竟做了什么,会不会伤害她?这么多年找不到,是不是寄萍在营救自己时有所不测。
  
  这样的理不清剪还乱,这样的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才会有人说:我前世里欠了他的,今生是来还债的。
  
  这只是乱世里的可怜孤女半生的故事。她认真唱戏,清白做人,她感恩记情,温婉动人,她选择自己喜爱的事业做一辈子,她难以放下大户人家的信念,她感情用事识人不淑,虽然她妨死了许多长辈恩人,可是她本来也有机会早日回家的,却被养母扼杀了。陈知远是她心里的一朵梦,泛开的花朵铺散开晕出一大片,却葬送了自己的事业。而谁又料到最终携手一生的人是自己毫不倾慕的洪喜哥。两人几次都看似要走到一起,却始终缘浅分薄,这么深爱着自己的洪喜哥,差一点就要走宝了。这就是寄萍一生中的欣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