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2020-05-31 20:07:18)
分类: 地理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河流入海口的海岸地区人口、城市和产业活动更加密集,而且海陆的交互作用更加显著和强大。这一地区是河流和海洋的共同作用地带,具体表现在即有河流的堆积和侵蚀作用,也有潮汐和海浪的侵蚀与堆积作用,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同时也引起了海退与海进、陆进与陆退的变化。

01

河口海岸带

感受真题

2016年新课标I卷7,8,9题 – 共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答案:CBD

2016年新课标卷9,10,11题 – 共12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图2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答案:DBA

2015年新课标I卷10,11题 – 共8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2015课标,10,4分,)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015课标,11,4分)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案:DB

02


河口海岸带

探究一-下游河床形态

思考: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沉积作用的关系?

(1)河流处于汛期:流水沉积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

(2)河流处于枯水期:流水沉积作用弱,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

        特威德河是一条重要的区域性河流,它为捕鱼业和商贸业提供了一个避风的港口。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在特威德河河口修建了两座堤坝(下图),结果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11-12各题。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11.特威德河河口修筑堤坝是为了

    A.减少泥沙堆积,保证河口通航能力

    B.拓宽通航航道,提高船只通行速度

    C.增加停船泊位,扩大港口的吞吐量

    D.减小风浪影响,保障船只通航安全

12.特威德河河口堤坝的修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

    A.海水倒灌频繁发生

    B.河口鱼类资源减少

    C.黄金海岸海滩退缩

    D.堤坝南侧泥沙堆积


答案:AC

03

河口海岸带

探究二-河口三角洲

 

问题:三角洲是怎样形成的?

当携带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由于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便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

总结:河流堆积地貌形成条件

河流堆积地貌形成条件

(1)河流携带泥沙

(2)流速变慢

思考:河口三角洲的发育,还应考虑哪些方面?

河口地区海浪侵蚀、洋流、河口外水下坡度、地壳运动等

河流堆积地貌形成条件

(1)河流携带来泥沙

植被

流速

流量

流域内土质性质

流域内降水强度和频度

(2)流速变慢

地形平坦

河道变宽

河道弯曲

障碍物的阻挡

入湖口和入海口处,湖水、海水顶托


 

        亚马孙河全长6440千米,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河口地带地壳沉降,涌潮明显,常形成1.5—2. 44米高的大潮。每当大潮来时,其声传至数公里之外,气势磅礴,景色壮观。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答案展示

亚马孙河口地带位于地壳沉降区域;

流域内降水均匀,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加上河流流经广阔的平原地区,泥沙中途沉积,河口输沙量小。

河口地带潮汐作用强,泥沙不易沉积;

有暖流经过,泥沙被大量带走,沉积作用弱。


互动参与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PqibJesprc7Rm3WTphUyY4ia4n3sgZd1icznHU1OUx2aukn6u8pibtOiceqUNl7gado4uNhYhWuAXyMGXGXK2bRWmCw/640?wx_fmt=gif&tp=webp&wxfrom=5&wx_lazy=1

关注微信公众号

“地理科学研究苑”

【微专题】河口海岸带
即可获得诚意满满的

高中地理资料大礼包一份

具体下载方法:

第一步,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第二步,在公众号对话框中

 

         回复“地理科学研究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