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叙事_ 特级教师陈秀征专业成长 之 科研篇
(2013-07-11 19:32:03)
标签:
实效特级教师陈秀征教师专业成长科研 |
分类: 课题建设 |
教师的教科研专题,应来自于并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是为别人做、做给别人看的。他,总是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研究改进的思路、方法和行动。
在油田一中兼课的第一课是《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没有对话、没有曲折引人的情节,以大段描写和心理描写为主,如何让学生读得进去、读得感动、读出人生体验和收获来,他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表现欲较强、新班级的学风正在形成,就采用了读思写一体化的教学设计。
在快速阅读和整体把握以及集体讨论第一次奋争后,他安排自主欣赏后几次奋争,并创作《老人与海》歌词,角度不限。学生情绪激昂,两天就上交了一半。他就提供一个本子,统一写在上面,边轮换写作边交流讨论。一周后交来一看,五色斑斓,异彩纷呈。教师点评后,交给学生继续交流,自主修改,相互点评。讨论精神者,有之;品味意象者,有之;琢磨语言者,有之;计较结构者,有之;在乎音韵者,有之。其文本阅读涉及的范围和深度,绝非一两节课堂所能达到,况且,兴趣浓厚,合作热烈,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形成。
进一步联系老师们的经验,他总结了一句话主题解读、编创对联式感悟、拟写歌词式感悟、热点争议式述评、想象鉴赏式短文、比较异同式鉴赏、改写续写仿写等教师们实践中创造的深化阅读法。如“古诗词一句话解读”,《氓》——你爱了不该爱的人。如编创对联式感悟,蔡正学老师拟写的例子,《愚溪诗序》一溪八愚荒僻地,二贬三叹孤寂心。余映潮让学生对唐诗的句或联或篇进行想象、改写成散文,名曰“唐诗素描”。
通过以读促写,学生可尝到思考的甜头,体验表达的成就感,阅读教学就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和鲜活的气象。他将这次教学及思考,总结成论文,在教研活动中与老师们分享。老师们看到来自身边的教科研论文,来自教学实际、为了教学实际的专题写作,看到了经过了实践检验的教学就是科研、科研就是教学的真实论文,备受鼓舞。论文发表在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现代语文》。
此类例子,在他的教科研中经常出现。如针对学生关注社会面窄、作文打不开思路的问题,他在高三班级里组织起“时事大家评”的活动,采用学生们欢迎的网上跟帖发言的形式,创建了“侃吧”集体留言本这种交流平台,终于打通了学生关注时事、观察社会的有力渠道。在高三督导中,他发现复习课讲得多讲得滥讲得时机欠妥的问题,就思考创建了超强纠错的复习课讲练模式,教研会推广后老师们反映很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