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虽残犹珍的明成化弘治黄釉盘

(2011-12-29 21:51:54)
标签:

杂谈

分类: 瓷器鉴赏

    http://s12/bmiddle/5b37f269gb53b8e82059b&690
    明代黄釉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中正统的皇家专用瓷,在明代之前黄釉仅施于陶器上,且多作为建筑装饰用。明代自洪武后,高温黄釉瓷器作为至尊的品种成为皇家用品倍受珍爱,除了用作皇家的饮食器具外,还是皇家祭祀的专用礼器。明代黄釉瓷器由于受到朝廷的严格控制,其产量有限,故传世品也不多,尤显珍贵。

    明代黄釉瓷到了成化朝时已比早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成化黄釉瓷承上启下,为其之后的弘治黄釉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古陶瓷界中人人称赞的弘治“娇黄”釉成为了明代黄釉瓷器的经典代表,而由于成化黄釉瓷传世品罕见,人们对成化黄釉瓷知之甚少,笔者有幸收藏到一件明代成化黄釉盘,虽是一件残器,但它对人们了解认识明代黄釉瓷器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今介绍与大家共赏。

    此器是一件黄釉敞口盘,盘壁大部已缺,只剩一小部分完整,口径约在20厘米左右,胎质洁白坚细,胎体极薄,内外施黄釉,施釉较薄,釉面有细冰裂纹,侧光观察可见五光十色的彩晕,釉光温润。器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双圈款。

    从此器尚完整的部份观察,这是一件造型美,制作规整的黄釉盘,尚若此残器没有明确的“大明成化年制”款,人们尚很难确定它的年代,或许会把它视为清代之器,但从此器的青花款上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成化特征:一是青花色泽浓重,深沉,无飘浮感,青花色料为“平等青”,呈色灰蓝;二是字体以圆润的中锋运笔,以藏锋写出,起落笔处无虚尖,苍劲有力。此款与著名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的成化款的特点:“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真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不越刀。明字月尖年肥胖,成字一点头肩腰。”完全相符。虽然明成化瓷器后世多有仿制,但在青花款上的字体却难得其神韵,均可找出破绽。黄釉器作为皇家用器,其款的书写更加严格规范,此器青花款当为典型的成化官窑款。

    此器除青花款给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断代依据外,其胎质,造型、釉色也具有鲜明的成化特征。成化瓷器素以胎质细腻纯白,造型轻灵秀美而著称,有的器物胎薄如蛋壳。此器胎质细腻纯白,胎体轻薄,盘腹壁可透光,最薄处仅有0.1厘米,盘口沿也仅厚0.2厘米,盘底略显厚,圈足窄且深,足墙较直,足径为13.2厘米,具有轻薄而不飘,圆润稳重的特点,其黄釉纯正,盘内底微凹,边沿釉色略深,器外底近足处有积釉一圈。口沿釉较薄。成化黄釉瓷是在白釉器掛黄釉,分两次烧制而成,因此对胎、釉的要求都很高,能成功烧制出一件黄釉器也实为不易,故如此精美的薄胎黄釉盘非官窑莫属。另附上一件笔者收藏的明弘治娇黄釉刻花龙纹盘残器一并共赏。

    风雨岁月磨难多,当年明代的皇家用器今虽已残破,但从它残缺之中仍可见王者之气,虽残犹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今日将此残器欣赏把玩,依然美如故。

 

http://s12/bmiddle/5b37f269gb53b9094dafb&690

http://s7/bmiddle/5b37f269gb53b91b14ba6&690

http://s16/bmiddle/5b37f269gb53b92aae62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