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青花麒麟送子纹盖罐

标签:
杂谈 |
分类: 瓷器鉴赏 |
http://s13/bmiddle/5b37f269ga24cc838a17c&690
清代顺治朝(1644—1661年)的青花瓷上承明代,下启康熙,是中国古陶瓷研究中所谓“转变期”的一个重要阶段。顺治青花以民窑为主,在造型、纹饰上它既有明代的遗风,也显现出清代风格独特的新貌,今介绍《瓷缘堂》收藏的一件清顺治青花“麒麟送子”纹盖罐与之共赏。
此罐高 26.7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3.2厘米。直口,口沿外部和肩部露胎无釉,腹体上圆渐内收,圈足,足滚圆。腹上部绘三角形线纹,腹体满绘一幅“麒麟送子”图,纹饰用弦纹相隔。内外及底施釉,釉色呈卵青色,釉面厚且莹润。胎体坚致厚重。配圆形盖,盖面在双线弦纹内绘一幅童子放风筝图,盖壁绘旋涡海水纹,用双线弦纹上下相围。盖内不满釉,见施坯纹。
此盖罐造型古朴敦实,既有明末莲子罐的影子,但较之显得更饱满。此罐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纹饰,它出自《名山藏》中的:“孔子将生,有麟吐玉书于阙里,圣母以绣绂系麟之角。”古人从中引出“麒麟送子”之吉意,寓意早得贵子,前程绵绣的美好祝愿。“麒麟送子”纹在顺治青花瓷上十分流行,仍至康熙时期也很常见,并影响清一代。
此罐的麒麟送子图,麒麟威壮高大,贵子英俊伟岸,护送的青年持幛相送,神态各异。图中还配置了石栏、山石、芭蕉、太阳、祥云人。物形象高大,景物优美,呈现出一派喜庆吉祥的气氛。这种人物顶天立地,纹满全器的装饰正是顺治时代特征。纹中的青花色泽和渲染的浓淡层次,也表现出顺治时期的鲜明特点,青花正蓝,色调纯正,釉色卵青,肥润,胎釉之间有一线火石红,胎质还没有达到康熙“糯米胎”的细油程度,这些明显的特点都足以说明它是顺治时期的一件民窑青花瓷。
这件青花麒麟送子图罐,完整无缺,一般罐器十有九缺盖,象这样“开门见山”,保存完好的顺治青花盖罐,不失为顺治民窑的青花精品,实已难得。
http://s15/bmiddle/5b37f269g76a1477fc1fe&690
http://s6/bmiddle/5b37f269g76a1478a77a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