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正式开启。第一位现身“部长通道”的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推荐了四种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的模式,
同时表示,将通过多种模式解决小学生“三点半”放学给家长接孩子造成的难题,给年轻父母更厚实的“红包”。针对解决小学生“课后三点半”的难题,陈部长指出一是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二是要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难题涉及的相关政策问题。
早在2014年,当时持续参与北京协作者志愿服务已8年的儿童志愿者任亦杰也遇到了“课后三点半”带给他的困惑。
http://s7/bmiddle/001FzkLfzy7jf8qFCWG66&690
(任亦杰在协作者童缘整理图书)
“虽然妈妈爸爸很爱我,总想方设法多陪我;
我还是在没有同龄朋友陪伴时,尤其是在三点半放学后,
感到很孤独、没意思,很烦恼;
我真是希望有同龄伙伴在一起做作业,
希望社区里有个地方能让我和小伙伴在没有老师和家长看管下
尽情玩耍一会儿;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是不是我“坏”才太爱玩?
能不能在我们社区用北京协作者
‘儿童之家’的办法解决我的烦恼?”
根据此设想,当时刚12岁的任亦杰在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专业支持下,以“课后三点半——一个易被忽视的大问题”为主题,通过实践体验法、实地观察法、调查问卷法、资料收集法、数据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共调研了东城、朝阳两个区的3个社区、1个学校和北京协作者等单位100多人,在北京协作者开展10多次的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收集了92份有效问卷,3份无效问卷,分析和总结出“课后三点半”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结论。该论文于2016年荣获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该论文的形成,也正是任亦杰参与北京协作者“儿童之家”服务后结合自身以及同龄人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系统的思考。北京协作者自成立以来,便结合社区儿童的需求,建设综合性开放式儿童之家——协作者童缘,通过开展社区课堂、人格培养、家庭教育、社区活动、假期营等服务,不仅解决了儿童课后三点半的难题,而且鼓励社区儿童参与社区孤寡老人照护、社区公益活动等,满足了社区儿童在学习、发展等方面的需求。
来看几个关键数据(以下数据摘自《课后三点半——一个易被忽视的大问题》研究报告)。
你放学后休息时常做些什么(选择最主要做的三项)?统计结果是:
http://s12/bmiddle/001FzkLfzy7jf8zHQUj8b&690
选择“在家看电视,上网,玩耍”超过四分之一,说明中小学生课后活动贫乏,今后社会交往能力会出问题;选择“帮父母干活”近四分之一,说明弱势群体家庭孩子家庭劳动负担较重,好处是早当家是个锻炼,问题是可能影响学习。
你放学后休息时主要与谁一起玩?统计结果是:
http://s6/bmiddle/001FzkLfzy7jf8CHBUVa5&690
放学后休息时主要与谁一起玩,83.9%同学与同学或朋友玩;16.1%同学与父母、长辈玩。选择“同学或朋友”占绝大多数,说明我们最需要的是同龄人的陪伴。
http://s4/bmiddle/001FzkLfzy7jf9Mwp3543&690
(协作者童缘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
放学后,你愿意怎么做作业?统计结果是:
http://s11/mw690/001FzkLfzy7jf8TQlT4ba&690
选择“同学朋友们一起写,每天有人辅导”、“同学朋友们一起写,有时有人辅导”、“同学朋友们一起写,无人辅导”3项有69.7%,超过了三分之二,说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更愿意集体写作业。
放学后你愿意怎么玩?统计结果是:
http://s15/mw690/001FzkLfzy7jf8VZ0Oq1e&690
“同学朋友们一起玩”的3个选择项达到近85%;看来不受约束的中小学生社会交往活动需求强烈!需要作为大事分析设计好、落实好。
http://s3/bmiddle/001FzkLfzy7jf9PQQIa32&690
(任亦杰参加协作者童缘组织的社区孤寡老人探望)
如果你能任选而且条件差不多,放学后你愿意常在哪里学习或玩耍(可以多选)?统计结果是:
http://s10/mw690/001FzkLfzy7jf8ZYKql49&690
愿意在哪里课后学习和活动,14%选择“本社区学校”;25.8%选择“上学的学校”;20.4%选择“本社区提供的场所”;7.5%选择“家里”;32.3%选择“同学朋友家”;0%选择“其他”。
家长问题:每天放学后,您担心哪些方面问题?
http://s2/mw690/001FzkLfzy7jf92aHRLa1&690
课后三点半中,家长最担心安全、学习、健康、社会交往4大问题。
http://s8/bmiddle/001FzkLfzy7jf9WPY5957&690
(任亦杰在协作者童缘组织小组活动)
任亦杰的几个重要发现
一、我国实施的中小学生下午提前放学、课后三点半免费托管,都是有利于我们少年儿童茁壮成长的好政策。开始实施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二、课后三点半问题看似是谁来接送、看护孩子的小问题,实质是关系到中小学生成长方向、途径的大问题,确实易被忽视!影响少年儿童成长3个主要环境:学校、社区、家庭。我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家庭影响过大,忽视了社区中同龄人的陪伴和相互学习促进。
三、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的主要目标是安全、意志品质、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融合)、身体素质。
四、课后三点半活动的主要内容。最重要是体育。其次是社区活动,培养乐于助人的好品质。第三是自由阅读。第四是参观游览。第五,课后作业主要是参加上述活动后的探究性学习,编写类似我本次项目、但可能简单一些的研究报告。
五、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的组织、场所、注意事项。首先,课后三点半活动最好向有经验的社工组织购买服务,让学校老师们专心提高现有课程教学质量。其次,课后三点半活动最好是在社区开办,并免费开放社区中现有中小学的校园。第三,课后三点半活动基本应有同学们自己来组织,学校老师最好不在场。外请老师只要注意安全问题就可,基本不要干涉我们活动。
http://s13/bmiddle/001FzkLfzy7jfa2vtPS2c&690
(小伙伴们参加协作者童缘组织的文娱课堂)
任亦杰提出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的建议
一、课后三点半活动不要以课堂学习为主。
二、课后三点半活动不但可在学校办,更要在具备条件的社区办。
三、课后三点半活动在学校办,不应由学校老师看管,而应外包给有经验的社工组织,由这些组织派遣懂儿童心理、有一定体育等专长的社工老师。
四、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应当遵循结论中的几条规律。
http://s15/bmiddle/001FzkLfzy7jfa6FVhQ4e&690
(协作者童缘组织冬令营——篮球小组)
作者简介:
任亦杰,16岁,6岁时跟随父母参与北京协作者志愿服务,从困境物资发放到图书整理,再到困境儿童家庭走访到活动协助,他从孩子成长为热爱公益、参与公益的少年;小学六年级时,他以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撰写的研究报告《课后三点半——一个被忽视的大问题》荣获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初中二年级,以自己参与北京协作者的志愿服务经历为研究主体,撰写了41000字的论文《慈善是儿童人格健全和综合能力提高的巨大教育资源》。
http://s14/mw690/001FzkLfzy7jf96es2N2d&690
扫描一下二维码,成为协作者之友,与任亦杰一起成为助人自助的典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