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驴蹄天下江西行——行走在山山水水之间

(2011-10-09 08:21:45)
标签:

上饶

楷体

gb2312

三清山

g77

分类: 驴蹄天下

    国庆节虽然并不是最佳的旅游时机,但是应好友之约还是和他们一起踏上了南行的列车,开始了我们5天的江西之行。

第一站是上饶,朋友是重归故里,很想让我们将上饶周边的景色看个够,但是因为时间的限制,自然是走不了那么多的地方的。所以自然是看最经典的了,第一站——三清山。

http://s1/middle/5b379e31gaec8836a6440&690

http://s6/middle/5b379e31gaec883670b75&690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837cb2f6&690

http://s1/middle/5b379e31gaec883a04b50&690

http://s5/middle/5b379e31gaec883969904&690

http://s14/middle/5b379e31gaec883b36e5d&690

早上起来吃了个丰富的早餐,一行人由朋友带领来到三清山时已经十一点钟,绕山的路程总是很费时间的,因为上三清山要做缆车,人山人海,还未到山顶就已经感到了丝丝凉意,与其说是凉意还不如少是寒风,半山腰上等待做缆车的人们穿什么的都有,有穿鸭绒衣棉袄的,有穿短裙的,不过我还是很佩服穿短裙的,那个耐冻呀,所以山腰上竟然还是有买围巾、毛裤......可见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好呀,虽然已经是最厚的装备但是还是感觉凉风习习呀,想想去年我们在广西的日子,同样是十一,那可是穿裙子的,今年的十一北方和南方简直差别那个大呀。

江西三清山怀拥世界最美的花岗岩峰林,无数惟妙惟肖的像型石,绿意无限的石松、清澈无比的山泉,再加上三清山特有神秘传说牵引着人们前往,在探秘中抚平内心的燥热,享受三清山带来的风景。除此之外,还有那些古老、珍稀、濒危物种,让人大开眼界;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让人大饱眼福;瀑布飞流、神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茫茫无际的林海,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的生物品种,爽心宜人的气候条件,共同构成了三清山架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

     南清园最可观的当数三清山的几大标志性像形山峰,如巨蟒出山、东方女神等,形神皆备;气势辉宏,绚丽多姿;景区内还有方圆数万亩的千年杜鹃谷,谷中树龄上千年的杜鹃树比比皆是,每年5-6月份花开时节,芬芳满山,殊为可观。听着导游讲解,想想着当这一株株树般的杜鹃花盛开的景象真的很想在万紫千红中信步其中,只可惜我们是在云雾缭绕中漫步三清山,所以看到的自然是如梦如幻的仙境,想想这样的道教圣地,免不了要粘粘仙气的呀!

看着如织的人流,游玩的兴趣减了许多,这样庞大的人群如果继续转下去我们下山的时间就会成为一个未知数,再加上还有四个孩子,排队对于我们来说明显的不占优势,在这样的天气下眼前一片白雾虽然从每个景点的图片上都看到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三清山,的确是秀美无比,但是我们却没有遇到如此的好天气,为了避免将游玩变成一种负担,我们只有选择匆匆下山,将近两个小时的三清山之行只能成为下次游玩的一次铺垫吧。回去的路上人依然很多,因为我们走的是栈道,为了游客的安全,三清山的管理人员把栈道山的人流分开,分截拦住人群,这样栈道上就出现了一截有人一截空置的景象,而且每截人群的人数也不能超过150人,这样在人多为患的景区里确保了游客的安全,想想景区这样做也是很及时到位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自然是需要耐下心来等候的了,还好孩子们手里有mp5,我们一路等待中都在看《人在囧途》,时不时还是笑声一片,虽然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暂停赶路,赶路的时候因为大家的等待一旦可以走动的时候,人群中都是一阵欢呼,呵呵快乐的理由什么时候都可以有呀,所以这样的经历也是只有在三清山有的,很特殊,那时的快乐就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简单。
http://s12/middle/5b379e31gaec886a6481b&690

http://s12/middle/5b379e31gaec886b4212b&690

http://s10/middle/5b379e31gaec886b10fb9&690

http://s9/middle/5b379e31gaec886d2e448&690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86e24a06&690
http://s9/middle/5b379e31gaec887102138&690

http://s14/middle/5b379e31g77e0da5010dd&690

http://s8/middle/5b379e31gaec88c4fa817&690



http://s6/middle/5b379e31gaec88c6cde55&690



http://s10/middle/5b379e31gaec88c876b99&690

http://s3/middle/5b379e31gaec88c960d82&690

http://s15/middle/5b379e31g77e0dadde50e&690

http://s2/middle/5b379e31gaec88cb4db81&690

http://s12/middle/5b379e31gaec88cc2d5ab&690

http://s16/middle/5b379e31gaec88cccd70f&690
http://s12/middle/5b379e31g77e0da402fcb&690

 龙虎山是我国道教的发祥地,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在数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春秋战国时期到明清的古崖墓群,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保存之好,时间跨度之长,为世界罕见,两岸的崖壁犹如一幅历史画巻展现眼前。一个个山崖墓穴,形态各异,高低不一; 龙虎山具有典型的丹霞地貌特征自然景观主要沿泸溪河两岸展开,“丹峰环碧水,密林藏怪石,苍山挂飞瀑,候鸟映湖光”的景色。龙虎山是老年的丹霞地貌,在龙虎山漂流是很享受的事情,随着竹筏不紧不慢前行,让人可以领略不同形状的丹霞地貌倒映在清澈的泸溪河水中,两岸的景致可谓移筏换景,能从不同角度欣赏到龙虎山的风采。在悠悠的竹筏上,难得的感受到这几天期望的丝丝温暖的阳光,我让沛沛仰头轻依在竹椅上,沐浴这份温暖,闭目养神,黄色的帽沿儿下,一张惬意的笑脸,无比的陶醉和惬意,耳边的丝丝发儿也不安分起来,随着江边的风儿飞动着,看着丫头享受的样子,好像真的悟出这美景的味道一样,一阵清脆的叫卖声惊醒了我们的憧憬与陶醉,只有在泸溪河上独有的竹筏小超市穿梭在浩浩荡荡的竹筏之间,一脸淳朴的笑容,两排洁白的牙齿,只经营两种商品——板栗、粽子,板栗沛沛在上船之前就已经品尝过了,看着她们那样真诚的笑容,我也给了一把支持,来了一份粽子,十个小巧玲珑的粽子,翠绿翠绿的,如两岸的竹林一般,精巧的不得了,一根根的长绳系在一起,拎起时,十个小粽子挤在一起,互相碰撞着,让人真的想一口吞下,迫不及待的享受这未知的美味,轻轻的剥开一个淡淡的绿色展现在眼前,雪白的糯米沾染了那样的绿色,让人感觉到的除了新鲜就是真实,咬下一口,咸咸的味道,特有的南方粽子,打破了我们传统的味蕾,这样的景这样的风这样的水这样的美味,一切都是那样的独特别有一番风味......沛沛爸爸没有和我在一个竹筏上,我们试图将粽子像抛绣球一样抛给沛沛爸爸,但是由于两个船的进度不一样,试了几次都无法成功,这样的美味喂鱼岂不可惜,沛沛将两个粽子递给我,郑重的说“妈妈,拿好了,别让粽子凉了。”于是我在下船前就只有一个动作,双手握着粽子,不辱使命呀!

一下船,我们就被鸬鹚乖巧的外表吸引,靓丽的羽毛引得大家纷纷向前与之合影留念,只见别名鱼鹰的鸬鹚排着整齐的队列站在竹筏上“接受”着相机的“检阅”,时而看看这边,时而看看那边,似乎正享受着“当明星”的滋味,又好似在尽地主之谊。在北方是见不到鸬鹚的,孩子们也只是在课本里了解的,于是合影留念是少不了的,于是沛沛柔弱的手腕上端坐了一只肥大的鸬鹚,鸬鹚好像站惯了船头和竹竿,对于这样软软的脚下之物很是不喜欢,总有种像展翅高飞的欲望,于是不停的忽闪着翅膀,还好有渔翁在,自然是严加管教,终于尘埃落地,老实了很多了!

一路绿绿葱葱,乡间的小路,两边时不时冒出一片稻田,一座草屋,原始古朴,孩子们热闹的不得了,路两边的各种小吃让孩子们停下脚步不停的品尝,这有这样的方式孩子们才能在旅途中经历充沛呢,这可是我多年出游总结出来的呢!天公作美我们刚刚从景区出来,雨儿也跟着来了,想想那些还在泸溪河上漂流的人,我们是多么的幸运,但是只要有好的心情,什么样的天气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特殊的经历反而让我们更加难以忘怀呀!
http://s13/middle/5b379e31gaec89482819c&690
http://s2/middle/5b379e31gaec89497b8d1&690

http://s16/middle/5b379e31gaec89497e91f&690
http://s2/middle/5b379e31gaec894a2d9a1&690
http://s13/middle/5b379e31g77e0dbada3cc&690
http://s14/middle/5b379e31gaec8956d03fd&690

庐山,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立体天然山水画。历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爱此山,世人赞美此山。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蕴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她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或名家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从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弘扬“理学”,到教育丰碑的构建;从“借得名山避世哗”的隐居之庐,到庐山别墅群的兴建;我和沛沛爸爸已经是第三次来了,从含鄱口起天气就已经晴好,含鄱口位于庐山东谷含鄙岭中央,海拔 1211米,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山势高峻,怪石磷峋,形凹如口,对着鄱阳湖,似乎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下似的,故名含鄱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样的景色和这样得诗句简直是绝配,看着这样的风景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这首诗。

http://s12/middle/5b379e31gaec894d3096b&690

http://s9/middle/5b379e31gaec89534edc8&690

http://s2/middle/5b379e31g77e0dbb235f1&690

http://s9/middle/5b379e31g77e0dbb53708&690

http://s13/middle/5b379e31gaec894e8a22c&690

庐山牯岭东谷,有一条蜿蜒而来又蜿蜓而去的长冲河。在长冲河畔,有一座掩隐在一片绿荫深处的英国券廓式的别墅—— “美庐”。它是庐山所特有的一处人文景观,它展示了风云变幻的中国现代史的一个侧面。庐山的别墅洋洋大观,而“美庐”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幢别墅的内部布局,能够充分体现家庭温馨气氛的建筑功能,别墅及庭园的整体设计和营造,充分体现19世纪末产生的“花园城市”的美丽构想。 来到这里满脑子都是回忆,十一年前,沛沛爸爸和我一起来到过美庐,和沛沛一起拍照的地方就是我以前曾经拍照的地方,让人感到时光如梭,飞逝而去,那时幸福的味道和现在竟然是如此的不同。

    花径座落于庐山的西谷之中。由牯岭街沿环山公路西南行约两公里,便可抵达花径。花径系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的地方。相传白居易任江州(即今九江)司马时,在山下九江等地桃花已凋落的暮春时节,登上庐山游览,看到这里桃花盛开,感慨不已,便写下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著名诗句。自此,这里便被人们称为“白司马花径“。旧传,径内有“万株桃林”。站在石门前,回顾形如提琴的如琴湖,涟漪泛碧,鲜花缀岸,山峦倒影,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走进花径石门,草木飘香呈秀,奇石参差林立。由此循“赏桃亭”拾级而下,进入了回廊百转的通幽曲径,在曲径尽头有一伞顶红柱的“花径亭”,亭内横卧着一块巨石,上刻“花径”二字,相传为白居易手书。有了古人的诗句这里显得更加的牵人如梦,姹紫嫣红。

http://s10/middle/5b379e31gaec8957e9f99&690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95816426&690

http://s14/middle/5b379e31gaec8958c44cd&690

http://s14/middle/5b379e31g77e0dbc470fd&690

http://s15/middle/5b379e31gaec895baa20e&690

http://s6/middle/5b379e31gaec895d7e6e5&690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959ace76&690

http://s11/middle/5b379e31gaec894750fca&690

沿锦绣谷傍绝壁悬崖修筑的石级便道游览,可谓“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缥缈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万壑回萦;断崖天成,石林挺秀,峭壁峰壑如雄狮长啸,如猛虎跃涧,似捷猿攀登,似仙翁盘坐,栩栩如生。一路景色如锦绣画卷,令人陶醉。这样的狭长小道中自然感到人多了起来,因为这晴好的天气,天空中的云彩和蓝天层次特别分明,加上清晰的山石、翠柏,合影的欲望一跃而起,这拍照的人多了行进的速度也就慢了,倒也多了一些顿足观景的时间。一路懒懒散散的来到了仙人洞,“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无论任何一个景点只要是和诗词粘上了关系,总是能把人带到景外之景去,大概因为我们这些凡人总想感悟的与这样的大家有一点相同之处吧。在结束庐山旅游之前,我们还美餐了一顿,猕猴桃大餐,摸着硬硬的猕猴桃本来还不敢买,卖家赶紧打开一个让我们品尝味道真的是不错,赶紧买了一小兜,几个人站在垃圾箱边上开吃起来,一会功夫一兜儿猕猴桃就只剩几个了,我们几个人在满足了吃的欲望后,才大摇大摆的走向了停车场。

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小写就是“瓷器”的意思,“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景德镇的历史名称“昌南”,并以此突出景德镇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景德镇瓷器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对于艺术品的向往是我一直都有的,三过江西而未到景德镇一直都是我要再去江西的一个重要的理由。

   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

   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有名的湖田窑就在景德镇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北宋后期在定窑的影响下,采用复烧法,提高了产量,也改进了质量,有“南定”之称。其中湖田窑的产品质量最好,釉色似湖水之淡绿,纹饰也精美。

    元代时开始烧青花瓷、釉里红和其他品种,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同时还继续烧制青白瓷。产品有梅瓶、玉壶春瓶、罐、碗、盘、炉和高足杯等。元代著名制品有釉里红、青花,所烧卵白釉器,色白微青,器内有“枢府”字号,人呼“枢府窑”。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瓷都,青花瓷大大发展起来,被称为“国瓷”,同时还烧有釉上彩、斗彩、五彩、素三彩和各种单色釉瓷。

  清代时烧瓷技术大大提高,品种有青花三彩、粉彩、珐琅彩和仿玉石、木纹、漆、铜釉色等,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add15896&690

http://s9/middle/5b379e31gaec8adefdc48&690

http://s11/middle/5b379e31gaec8adff24ea&690

http://s9/middle/5b379e31gaec8ae1db148&690

http://s10/middle/5b379e31gaec8ae2cf739&690

http://s4/middle/5b379e31gaec8ae3c3343&690
    1、拉坯: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

     2、利坯:即"修坯"。它是将经过印坯工艺后的粗厚不平、规格不齐的粗坯经过两次旋削,使之厚度适当、表里一致。

  3、施釉:俗称"刹合坯"。它是在器坯内外上一层玻璃质釉、使之光润。其方法有蘸、浇、吹、荡、涂等。

  4、画青花:俗称"画坯"。它是用青花料在坯胎上绘画,打青花箍或写青花字,最后上釉烧成。

  5、烧窑:是成瓷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它是将装有成坯的匣钵按窑位置放在窑床上,用松柴或槎柴烧至1270--1300度,采取先氧化焰,后还原焰的方法,分溜火、紧火、净火三个阶段,用一天一夜(24小时)的时间,把匣钵内的坯胎烧成瓷胎。导游告诉我们判断火的温度紧紧就是一口口水决定的,工匠们能从口水在窑上变化的颜色而判断出火的温度,这也是一个绝活呢!
http://s12/middle/5b379e31gaec8ae4b678b&690

http://s16/middle/5b379e31gaec8ae5aac3f&690

http://s3/middle/5b379e31gaec8ae69f082&690

http://s11/middle/5b379e31gaec8ae79340a&690
走进古窑瓷器的海洋,看着一件件景美诱人的瓷器,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除了两眼放光接着的就是一声声的感叹了,沛沛

没有在古窑亲手制作一件作品而嚷嚷着还要再来呢,看来对于艺术的向往和沉醉是不分年龄的。

http://s4/middle/5b379e31gaec8ae97c873&690

http://s13/middle/5b379e31gaec8aea70c4c&690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aec57c96&690

http://s6/middle/5b379e31gaec8aed4c0c5&690

http://s14/middle/5b379e31gaec8aee3f9fd&690

http://s12/middle/5b379e31gaec8af028e4b&690

http://s7/middle/5b379e31gaec8af11d686&690

http://s8/middle/5b379e31gaec8af2118d7&690

http://s4/middle/5b379e31gaec8af306353&690

http://s12/middle/5b379e31g77e0de6a4e7b&690
   我们的江西之行就从景德镇画上了句号,没想到看过山山水水之后,竟然让这样的泥土耀了一把眼,每一件精美的作品都让人无法忘怀,因为那样的惦念,景德镇就一定会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