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话设计师们自然奢侈品设计师时尚 |
虽然H&M和MMM的合作已经告一段落,可事情好像并没有就一下消停了,余温还在。先是弄出一段Givenchy要和H&M合作的谣言,让各种买不起狗头衫的人们过了一次嘴瘾,接着王菲一床棉被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不过就算天后撑腰来做广告,也难逃这个系列销售不好的窘境,一边是有人熬夜排队,一边是最终挤压库存,无奈打折兜售,H&M和它的这些设计师合作,到底图个啥?
这个话题从H&M第一次和设计师或者奢侈品合作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谈了,到现在有点老生常谈的意思,不过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这种合作已经从最开始的看似玩票最终演变成纯粹的利益关系,有人笑称这次合作之后,Margiela就再也回不去自己的品牌了。
记得最开始与川久保玲的合作,我都是动心,只恨当时H&M还没有进驻中国,可对比现在,你会发现合作的很多都是一些生意不好的大牌,或者叫好不叫座的设计师,一直备受财务问题的Versace,小众的Marni,直到与H&M合作才开始被国人知道的Matthew Williams,再到这次有点不解风情的MMM。有人说这次销售不好意味着H&M这种策略开始走下坡路,其实有点孔中窥豹,要知道MMM的衣服原本就很难穿好,这样的话那些身上盘缠不多的屌丝们自然很难就范,无论怎么说,H&M是赢的。
为什么,可以说这种合作是绝对的名利双收,设计师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和合作费用我们不提,重点说说主办方H&M,如果想去推广一个新品,达到这样的效果,它需要投入的费用可以算是天价,而现在那?它不用去做任何宣传,所有的媒体就已经争先恐后的免费给它宣传上了,无数的买家定好闹钟准备起床,甚至一夜不睡,办公室间传来传去,比打折信息还值得分享,口碑营销可谓经典,而它的付出那,只是给设计师的一小部分分成,而且注意这些钱最终都可以从消费者口袋里拿回来,没有任何风险,这种买卖不知道有谁不愿意做。
与此同时,H&M集团不但在不断的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身价,也开始动手自己打造一些非快时尚的品牌,让那些看不上H&M又图便宜的时装精们又可去之处,COS可以说是各种白领的大爱,马上‘& Other Stories’明年春天也要开始,H&M哪里是黔驴技穷,明明后面大招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