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服装店就得卖衣服-白话时尚市场Vol02

标签:
服装asoshermes肉市白话英国时尚 |
每周一个好点子——服装店就得卖衣服吗?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品牌都在思考了,美丽的陈列,好听的音乐都是这个的延伸,不过有没有想过彻底跳出去?比如,在服装店里卖吃的,开个酒吧?确实这些都有人试过了,看到图中的这个女装店了吗,仔细看你会发现果然一半是服装一半是吧台,而销售业绩真的可以上涨30%,当然营业额的40%是来自酒水,真是一家门脸两不耽误。随着人们越来越挑剔,这种理念也被很多品牌所接受,Catherine Malandrino就在它洛杉矶的店里加了一个咖啡屋,agnès b.香港店就可以买到巧克力,还有花店和餐馆。Topshop更是精于算计,每周在店里搞些免费的DJ表演和饮料吸引年轻人,然后把照片发到Facebook, 据说效果比广告还好,可花费真是少的可怜。
其实说白了,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都是品牌的一个幌子,英国一家hotel也学起了这个,一个叫Berkely Hotel就打出了3000美金的特别房间,其卖点之一就是提供iPad进行阅读。我不知道Berkely是什么档次的酒店,我只知道iPad肯定不值这个钱,有时候赚钱,就是赚个点子,明天你也可以。
边逛边想
去了前门大街的人应该还对那家星巴克有印象,一座古香古色的宅子,门匾几个汉字,不注意的进去肯定以为是喝茶的,可结果发现了一杯咖啡。记得北海附近很早也有一家,其实它作的就是一种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而给你带来的惊喜。
中国有话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不过把服装店开在荒郊野外或者农贸市场的我们却近乎绝迹。我们没有,不代表别人没有。FT中文网有文章就说,已故的Alexander McQueen和很多设计师就在曾经的肉市开店做服装,其结果原本想另辟蹊径的他们最后无奈的让这个地区变成了大型购物场所。Abercrombie & Fitch也把衣服挂在了英国绅士集中的Savile Row,结果除了那些裁缝不买账,大家都对这种调调表示接受和新鲜感。
当然这种低调就是高调的事情在比利时那个地方更多,好像现在即使Martin Margiela离开了,可大家还是对MMM意犹未尽,低调就是金啊。有机会跑到安特卫普那个小城,一群低调的不成样的设计师,开着一个个自己做店员的服装店,当你穿梭在小巷中,从理发店到肉市,突然你会发现一家挂满奇衣的店铺,进去之后也许你还可以看到一个你可以天天在互联网能找到的人向你问好给你建议衣服。
好消息
喜欢Asos的人有福了,Asos宣布将在网站开设一个新的平台,用以销售大家的二手时装,而且Asos也会给你很多帮助让你的衣服能以最大价值卖出去。如果你是爱上网购物的时装精,家里难免有一大堆买了还没穿过的衣服的话,真的是会期待了。而且Asos的宣传方向也很健康,让你不用的衣服循环起来,确实是现在的环保热点啊。
新趋势
品牌自己做杂志做报纸的越来越多了,下一个加入的新人就是United Arrows JP,不知道这个的发行量最后有多大,不过对于传统的媒介绝对是个压力,试想有一天铺天盖地的品牌杂志,而且能做到客观,有固定的用户群,那时候杂志的广告费在哪里?
市场新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