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设计灵感溯源

标签:
汽车smartbenzswatch赛德斯欧洲时尚 |
相信所有人对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的都市微型双人座驾smart名字的来历并不陌生——字母“s”代表了Swatch,“m”代表了Mercedes-Benz,紧接其后的art表示了艺术,所以smart代表了两家公司制造艺术的完美结合,而smart本身是灵巧、聪慧的意思,完全符合品牌微型紧凑都市座驾的特点,可谓一箭双雕。
现代都会中车辆愈来愈多,交通问题也日愈严重,上世纪70年代,欧洲的城市生活已经显现出交通拥堵的预兆,看着道路上长长的汽车队伍,一个当时看似荒诞不羁现在却被众人惊呼赞叹的想法在斯沃琪集团的掌门人尼可拉斯·海耶克(Nicolas G. Hayek)脑海中逐渐成形——将二战过后曾经风靡一时的微型车概念重新引入人们的视野,在观念上彻底改变人们对车的认识,以此改善欧洲城市的交通状况。
事实上,许多汽车制造商在这一时期都陆续提出了微型都会代步用车的概念。SMH Swatch于1989年就有smart car的计划,1991年德国福斯汽车也曾参与这一计划。Mercedes Benz则在1993年有微型车“Vision A”计划。1994年梅赛德斯-奔驰与斯沃琪合组MCC(Micro Compact Car)公司(持股比例 Swatch 19%、M-Benz 81%),正式开始名为“smart”的微型车计划,研究车长在3米以内的都会迷你轿车,计划于法国Hambach生产,研发中心则设在德国斯图加特。
在设计师们的最初构想中,smart的车身首先一定要小巧。形象地说,一块标准的停车位要能够前后停放两辆smart,或者在一条小巷中并排行驶三辆,如此一来堵车时拥挤的队伍可以大大缩短。其次,车子只设置两张座椅,因为实际调查显示,城市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平均载客数只有1.2人,普通的4座汽车设计,其实大部分实际上是在浪费城市的空间。看似小巧的车身因为减半的座位让空间豁然开朗,每个第一次坐进smart的人都会对超大的内部空间和上下车的便捷而由衷赞叹。
基于smart车身较小,及由此可能在碰撞中出现的问题,专业的汽车结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被称为tridion的钢质安全外壳。这种半圆形的钢质“罩圈”不仅包裹着所有车内件,还构成了smart的大部分底盘。在一些关键点,采用高强度钢板进行加固处理,加固面积高达车架的50%以上。发生交通事故时,tridion安全车体结构坚固的横梁和纵梁足以使对方车辆的碰撞区溃缩,并将吸收的碰撞力均匀地分配到车身上。汽车前面还有一块小型吸能式缓冲区,它能减轻由于碰撞带来的震动。tridion框架还为smart带来了其汽车设计理念中最为重要的独特元素,从而使smart成为一款充满趣味的汽车,完全区别于其他一成不变的交通工具。因为smart车身的大部分由tridion框架构成,其余部分则采用可更换、可回收的车身面板。这些面板易于更换,当车主厌倦某种配色方案时,他们可以迅速改变汽车的颜色。
如此一来,设计线条明快,造型现代时尚,外形灵巧可爱而富有运动感,可以自由更换各种颜色缤纷的车身面板的smart就此诞生Smart的内饰也是同样的可爱,整个车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想要拥抱的玩具。各项元素的完美配合,使smart的外形设计灵动而睿智,成为“城市交通的完美解决方案”。